贾珠与贾宝玉听了便行礼与贾政告了退,贾琰想了想,留了下来。
见贾琰留了下来,贾政扫了他一眼问道:“还有什么事?”
贾琰听了向贾政拱手行了一礼道:“儿子有件关于四弟的事要与老爷说。”
见贾政颌首示意他说,贾琰想了想道:“四弟如今年龄也大了,儿子认为四弟应该也从姨娘那搬出来,与我和三弟一样单独住在前院。”
说完又看了眼贾政的神色道:“姨娘的见识总归是浅溥了些,四弟是男子不该总是拘养在姨娘院子里,将来无论是习文亦或是习武,总该学些能够安身立命的本事的好。”
贾政听了贾琰这番话则笑着开口道:“你倒是开阔,还能想着自己的庶弟。”
贾琰只笑了笑回道:“在我看来我们都是贾家的子孙,不分什么庶出与嫡出,未来只要我们兄弟同心协力,咱们家才能屹立不倒,繁荣昌盛。”
贾政听了二儿子这番话,欣慰地抚了抚胡须,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既如此,我明日便安排人让你四弟搬到前院来,到时你这个当哥哥的可要好好指点一下他。”
贾琰听了拱身向父亲行了一礼道:“儿子定当不负使命。”
贾政欣慰地看着眼前已经初显锋芒的儿子,不禁想着若是老爷贾代善在,看见贾家下一辈能有如此胆量和风范,应是会安心的,至少不会像他们两兄弟一般不成器。
这般想着,贾政也不禁有些红了眼眶,转过身对一旁的贾琰道:“你先回去吧。”
贾琰听了又对贾政行了一礼,道:“儿子先回了,老爷也早些休息吧。”
贾政背过身去,对他摆了摆手道:“快回吧。”
贾琰看了眼贾政的背影,默默行了一礼,便告退了。
春卷
院外守着的墨砚,见自家二爷出来赶忙上前道:“珠大爷和宝三爷已经离开了,二爷咱们是回院子还是去别处……”
贾琰听了看了看天色,见天色已晚,料想贾母那儿也应散了席,出声吩咐道:“回院子吧。”
说完又抬头看了眼天边的月亮,轻握了一下手中的信,转身出了院门。
一旁的墨砚听了,也紧跟着自家二爷出了院子,只是走着走着墨砚不禁停下了脚步,看着前方似是浑然不知的二爷,张了张口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又加快了脚步紧跟在二爷身边。
前方的贾琰心里想着事情,只顾埋头往前走,并没有注意到身后墨砚的欲言又止,当然他也没意识到自己可能走错方向了。
直到脚下踩中一块碎石,贾琰才回过神来,抬眼看去,见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黛玉的潇湘馆。
这才意识到自己走错路了,竟不知不觉来到了林妹妹院前,看着眼前的潇湘馆,贾琰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站在院外,静静看着院内的灯影,久久不语。
一旁的墨砚见自家二爷一直盯着林姑娘的院子,不由地开口低声道:“老太太那刚散了席,林姑娘想必还未就寝,二爷要想与林姑娘说话,不如咱们进去。”
贾琰听到墨砚的话,收回了视线又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信,垂眸低声回道:“不用了。”
说完又深深地看了眼黛玉的院子,才转身离开,对一旁的墨砚道:“回吧。”
墨砚看着二爷离去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林姑娘的院子,摇了摇头自觉弄不懂他们二爷的心思,“既然来了又为何不进去看一眼。”
不过转念一想,“他家二爷从老爷书房中出来后,就一直心神不宁的,兴许是有什么事。”
这般想着,墨砚又加快了脚步,默默跟在贾琰身后。
……
主仆两人的背影逐渐远去,夜色较暗,未曾有人看到潇湘馆的院墙上,不知何时跳上了一只猫。
那猫轻巧地跳上了墙头,站立在上面,猫眼静静地望向贾琰他们离去的方向,不时地低声“喵呜”一声。
院门外,听自家姑娘的吩咐,去清风阁送过东西回来的紫鹃,走到院墙下听到有猫的叫声,抬头看去见竟是白日里二爷送给姑娘的那只橘猫。
又见这猫盯着一个方向不停地叫唤,也抬眼望去,只看到了两个模糊的背影,一时也没在意,只先让那猫下来。
此时院内,白日里贾琰送给黛玉的猫不见了,众人正四处找着。
院外紫鹃刚将那猫从院墙上哄下来,就听见院内紫莺带着人找猫的声音,紫鹃听了出声回道:“猫在我这里。”
话落她便带着这猫进了院子,院内紫莺见她带着猫进来,不禁松了一口气,笑道:“得亏没走丢,要是二爷送给姑娘的这只猫丢了,岂不是要让姑娘伤心。”
说完又笑着接过紫鹃手中的猫,将猫带进屋中给黛玉看。
屋中黛玉见了这只猫,放下手中的书问道:“它刚才跑去了哪里。”
紫莺听了回道:“刚才春纤她们给它洗澡时,一个不留神,让它跑了出去,是紫鹃姐姐在院墙外找到的它。”
这边紫鹃放下了手中的食盒,也跟着进了屋中,听了紫莺的话,看了这猫一眼,似是想起了什么,犹豫片刻还是向黛玉出声说道:“我刚才在院门外似是看见了二爷。”
说完又犹豫道:“不过只是看着背影像,兴许是我看错了。”
黛玉听了垂眸不语,看了眼紫莺怀中的猫轻声道:“既来了,进来又如何,我还能赶他不成。”
紫莺听了笑着放下怀中不停挣扎的猫道:“二爷一向关心着姑娘,兴许是紫鹃姐姐看错了,亦或是想着时辰不早了,不想打扰姑娘才没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