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琰看他现在还不觉得自己有错,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先将地下被打的伤痕累累的男孩儿扶起,让墨砚帮忙架着人先离开这里。
临走前,玢二还想带着人拦,但迫于贾琰的威压,还是给他们让了路,将人带走了。
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一旁的小弟有些惶恐道:“玢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这位琰二爷不会等会派人来收拾我们吧?”
盯着贾琰一行人离去的背影,贾玢咬咬牙道:“人都带走了,还能怎么办,都先回去,我去找人想办法。”
可惜贾琰没给他们机会,出了竹林后,他便派墨砚将此事报给了先生。
玢二那群人刚出了竹林,便被先生带着人抓了个正着,了解到他们不是头一次做这样的事了,平日里他们一行人,也喜欢欺负其他学子。
事情十分恶劣,更何况事情还被贾琰捅到了先生那里,面对强势的嫡支,贾玢的人就是想帮也无力回天,最终一行人,通通都被遣回家去,私塾不再收他们这样的学子入学,又让其赔偿了医药费。
被赶走的那些人除了贾玢家庭条件好些,他爷爷是贾家的长老,其他人都是些较远的旁支和亲戚,此次被赶出了私塾,结果可想而知。
——
另一边,贾琰在为他救出的少年抹药,见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都是伤痕,不由地觉得对贾玢他们的处置还是轻了。
小心的为其上了药,又问了其名字。
那少年谢过贾琰的相助,牵起被打的青紫的嘴角道:“我叫贾珏也是贾家的旁支,与贾玢是堂兄弟,只是我出生便克死了父亲,又连累祖母惊了马,摔下马车死了。”
“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是灾星,贾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时常殴打我。”
沉默了会又说道:“我劝二爷还是离我远一些,不然到时沾上了霉运便不好了。”
贾琰听了则笑道:“我这人从来不信这些,依我看都是些巧合罢了,再说你若真的如同你讲的那样,今天怎么会运气好了,得了我的帮助,可见都是些假的。”
贾珏听了眼晴一亮,但也只一瞬又暗了下来,不管如何他的出生还是克死了父亲。
贾琰看他这样,也不再劝,只说道:“你总归还有一个母亲在,就是为了她,也要振作起来,好好读书,以后也让她为你这个儿子骄傲,难道你就想背着灾星的名声,过一辈子。”
说完,看他低头沉默不语,贾琰也不再多说什么,放下药膏先出了门,让他一个人好好想想。
元春亲事
下过学后,贾琰就带着墨砚回了自己的院子,刚进院子,秋纹便来通传大姑娘来了。
而元春这几日给自己贾琰这两个弟弟做了些束带,今日趁巧拿着东西,到贾琰这里看看他。
贾琰见了她笑着说:“大姐姐今日怎么有空来我院子来了。”
贾元春自从上次选秀落选后就在家中待嫁,贾母和王夫人原先听了甄家的主意,便打着想要将贾元春通过小选送进宫中的想法。
贾珠、贾琰两兄弟知道了,找来父亲贾政极力劝阻才打消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心思,现如今贾元春已经与温州知府家的嫡长子订婚。
虽说不如国公府豪富,但也是江南一带有名望的家族出身,况且贾元春也只是顶着一个国公府小姐的名声罢了,其父贾政也只是一个五品员外郎。
与元春订亲的叫梁瑜瑾是贾珠的同窗,与贾珠相交甚好,两人又同时中了举人,元春与他的婚事,贾珠自是极力主张的,这才劝的王夫人与贾母答应。
至于贾政是极为喜爱读书人的,得知梁瑜瑾已经中了举人,便也十分赞同这门婚事。
元春心中十分感动,自家兄弟们能对她的婚事十分上心,更何况她心里也是满意这门亲事的,她自幼读书习字,也是希望能嫁个翩翩郎君的,不想进宫与人为奴为婢。
元春过来与弟弟说了会话,送了东西就离开了。
……
贾琰进了书房,写完先生布置的作业,又预习了会功课,晴雯便敲门进来说,秋纹将晚膳提回来了。
贾琰闻言,便放下书本,准备出去吃用饭。
净过手坐在桌旁时,秋纹已将饭菜摆好,今日厨房做了酒酿清蒸鸭子,鸡髓笋,清蒸鲈鱼,火腿鲜笋汤和一并小菜。
贾琰读了一天书此时也累了,此时胃口很好,但菜品挺多的,他一个人也吃不完,还剩了许多便让晴雯她们几人拿下用,他用饭从不胡乱拨弄,这样用过饭后也方便让晴雯她们拿下吃。
跟着贾琰的丫鬟,平日在贾府吃穿用度要比一些不受宠的主子们还要好上很多,毕竟无论是厨房的,还是采办的都不会去得罪贾琰这位受宠的嫡公子。
吃过饭后贾琰起身在院中走动走动,全当消消食,这是贾琰平日里的习惯,院中的丫鬟也早已习惯。
贾琰院子里一共有晴雯和秋纹两个贴身丫鬟,晴雯针线好,主要管着他平日的衣物配饰方面,秋纹则管着他的库房,她俩是一等丫鬟。
还有四个二、三等丫鬟,并两个洒扫婆子,两个贴身小厮,一个平日里充作他的书童,也就是墨砚,(也是他的奶兄弟)一个常在外院走动为他打探消息,名叫方砚。
至于奶娘贾琰房里早已不用,打发去了别处做了事,贾琰满六个月后便自己给自己断了奶,不肯再喝奶娘的奶,王夫人无法只能命人给他另弄了些羊奶并辅食,贾琰才肯吃饭。
等到贾琰再大些后,因不喜欢奶娘对他院子里的事事掌控,便求了王夫人,另派了奶娘到了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