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轲说:“阿姨,不用,程世镜打算慢慢将霓·世教育交给我,你们的钱留给自己养老就好。”
阮季星惊讶:“我怎么不知道?”
“原本只是他的初步想法,但他已经筹划好年后去做,”他解释给季曼他们听,“——就是打造网红的机构——所以我现在才说。”
“网红啊,是不是就是星星你那样的?”
“形式差不多,但我还不红。”
她没设计剧本,拍的都是日常,缺少爆的视频,“两颗星”迄今也就小几万粉,离“网红”还远着呢。
阮正荣感叹:“实体经济才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现在都搞网络媒体去了,那哪能行哟。”
“是,”沈轲说,“如果将数字媒体和实体经济结合发展会更有效。”
他们从经济聊到政治又聊到民生。
季曼笑说:“你爸总算是找到同道中人了。”
阮正荣平时就爱看各类新闻,但没人陪他聊,年纪轻轻的沈轲倒也不精通,但能附和几句。
两人一下子相见恨晚了。
到了做饭的时候,沈轲进厨房帮他们打下手。
切菜技术能侧面反映做饭水平,是不是假把式,一看就知道。
他那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季曼乐呵呵地说:“在家我们连鸡蛋都不让她煎,怕她被油溅,但家里总得有个会做饭的人,过日子才有烟火气嘛。”
阮季星总算知道,那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怎么来的了。
季曼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之前是谁说不同意他们谈恋爱来着?
毕业快乐
大四下学期,春招开始。
大厂、银行,很多都要笔试加几轮面试,中间还要等消息,论文那边也要交初稿了,阮季星一边投简历、面试,一边写论文,忙得晕头转向的。
到了四月份,她手里已有几份offer,但没有想好最终签哪家。
“这家大小休,感觉没什么属于自己的时间,这家双休,但听说加班严重,这家太远,通勤得一个半小时……”
她认真地和沈轲分析利弊,想要得到他中肯的意见。
他问:“你更偏向于哪家,犹豫的点是什么?”
她思忖片刻,说:“远的那家吧,hr给我的感觉不错,但是这么远,跟异地恋没区别了。”
“正好,我们也该换套大点的房子,找个离你公司近点的就好。”
但她舍不得这儿。
他起初布置时就费了很多心思,后来她又断断续续添了不少物件,没法尽数带走。
“回忆是很珍贵,可只要我们在一起,就能继续创造新的,不是吗?”
随着交往的时间增长,两个人的感情已稳定下来,交流趋于理性,考虑的东西也更现实。
用网上的话说,沈轲属于引导型恋人。
她犯公主病时,他配合她;她情绪不稳时,他安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