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这一味药材,是我没有见过的。”小秦仔细研究了一遍古方,一些药材的名称虽和如今的叫法不同,但还是对应得上的。
可是其中一味,却是查遍了资料也找不到半点儿线索。
“什么药?”中医凑了过去,“我瞧瞧——”
他一看便看出了这药材的由来:“这是本市特有的一味药,别处的药方里定然是没有的,古籍没有记载也可以理解。”
小秦手上的资料来自各地,记载的大多是传说中的名药和各处都有的常见药材,缺漏了“当地特色”倒也说得过去。
毕竟世界上的草药那么多,也不是每一种都有详细记载的。
而且这味药材冷门到连普通话的名称都没有,只有当地方言能说出来其名字,如果不是本地人,就算去中药材批发市场也不一定能买到对应的药。
还好中医就是会说方言的本地人,而且对中药材的认知程度远高于一般从业者。
若是缺少了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这么快就解决小秦的疑问。
听到讲解后,天才少年对中医的崇拜更甚:“还好有前辈在,不然我就卡在这一步了。”
在他心中,眼前人是最值得敬佩的对象,也是他探索更多医药的指路明灯。
如果不是对方,他是想不到本市的中成药方面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而且这些药是西医无法取代的。
秦在跟着中医了解中医药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当初在研究所里见到过的新型药物,实际上在某一些疗效方面中药早就能做到了。
只是那时候肯用中药的人少,别说是服药了,就连问诊都不会选择去中医馆。
长此以往,人们便忘记了还有中药这一选择,只知道追求新的西药。
现在,他想要结合西药和中药两方的优势,研制出一款足够好的中成药。
其间的成本不可能小,但比起那些更关键的还是对药物本身的理解。
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那就算试错试上千百遍,也走不到正确的终点。
他相信前辈是能够在这方面支持自己的,这也是他能坚持选择开展这一项目的原因。
想要做好,首先就要尽量确保能做得到。
在那次重大失误之后,他是不容许自己再次失手的。
也煋希望小秦的研究状态能松弛一点儿,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反而会做不好一些事。
可是这孩子现在宁愿紧绷着,因为走到今天这个重要的岗位上后,就算有一丝松懈都可能会酿成大祸。
那次即使是助手的错,却也是再多检查一遍,就能避免的。
这不是秦对自己的指责,而是众人施加在他身上的。
天才背负的期盼太多了,想让天才陨落的人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