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花国都能掌握汉斯和三洲防御同盟的动向,毛子自然也可以。
画家这边刚开始做战争准备,钢铁就已经收到了详细的情报。
毛子的国防安全部门甚至拿到了汉斯在基辅附近的所有部队的番号以及相关的武备情况。
可以说,作为前线总指挥的伦德施泰德元帅对自己手下部队情况的了解,可能都没有他对面的华西列夫知道的详细。
三洲防御同盟内部的情况十分的复杂,各国即便是躺平了,也不会愿意主动再卷入一场大战当中。
欧陆各国趴在米国佬的尸体上吃得盆满钵满,都进入了战后的快速恢复期。
这时候,画家拉着他们去打仗,谁会乐意?
只是形势比人强,面对毛子这个庞然大物的威胁,他们不得不依靠汉斯来寻求保护罢了。
但这不代表他们就想两边真的打起来。
破坏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战场双方直接明牌。
双方都能看到对方底牌的情况下,就要考虑战争要付出的代价值不值得开战了。
所以,欧陆各国都在暗地里向毛子出卖汉斯的情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战争爆发的时间往后拖。
拖着拖着,双方就会被消耗巨大的武备竞赛拖垮的。
这是一种阳谋,虽然手段有点上不了台面,但只要能拖延战争的爆发,对欧陆各国来说就完全足够了。
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画家的决心,也低估了毛子的野心,更不知道还未开战,汉斯便已经掌握了战争的所有主动权。
汉斯没有表现出撕毁停战协议的举动时,毛子就在疯狂备战了。
钢铁深知一个道理。
毛子的联盟能够维持存在,就必须成为欧陆各国头上悬着的锋利宝剑。
他们不一定真的要对欧陆各国动手,但一定要有让欧陆各国感到恐惧的实力。
加上二战的前几年吃亏太多,为了避免悲剧重现,工业能力和整体国力大增的毛子便自然而然的走向了穷兵黩武之路。
这一次,毛子其实还是做的很好的。
钢铁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明白畸形的重工业为核心的产业形态早晚会出问题。
于是,在极力推动以军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建设的同时,钢铁还主持建设了一大批的民用轻工业产业。
几年时间过去,毛子内部的居民生活水平直线上升,早已经恢复到了二战前的水平。
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治理方式还是太过简单粗暴,社会资源分配很不合理。
仅从军费开支占到了总开支的六成,便能看出他们的备战是多么积极。
从上到下都知道,他们与汉斯之间的战争并未真正的结束。
从上到下都在为战争做准备。
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社会状态,却是歪打正着的给汉斯增加了相当的战争难度。
但不管怎么说,两个都在积极备战的超级强国的敌对,对这个世界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至少对没有完全缓过劲儿来的欧陆各国是这样的。
为了让两个狠人多放些血,张浩直接拒绝了画家采购成品大功率喷气发动机的要求,甚至连相关的发动机构件都没卖,只同意提供耐高温材料的部分资料。
只靠这些资料,汉斯想要搞出可以投入实战的重型高空高速轰炸机,且得几年呢!
只要汉斯没有彻底掌握重型高空高速轰炸机的制造技术,画家就不敢冒险,不敢用螺旋桨轰炸机往毛子头上种蘑菇。
当然,张浩做生意还是很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