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时谦年轻时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众人怕他来真的,纷纷四散而逃。
季时谦扔了锄头,叉着腰出了好几口恶气:“明天咱们就走!”
“好好好,都听你的,不生气了啊。”秦蕴温柔小意地给他顺气,抚着他的胸口。
季时谦好一会儿才恢复平静,气哼哼地靠在秦蕴肩上不说话。
秦蕴揉着他的脑袋安慰了一会儿,又听敲门声响起。
季大伯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是我——”
夫妻俩连忙开门让季大伯进来,季大伯之前不来,是知道自己拦不住,来了平白让那些个讨债鬼气得血压升高。
当天晚上,季大伯和夫妻俩说了许久的话,不知说了什么,但总之不是来借钱的。
第二天天还没亮,季疏缈就被秦蕴叫醒,三人趁着夜色离开了季家沟。
季疏缈困倦地打着哈欠,忍不住吐槽:“衣锦还乡是没有的,只有锦衣夜行,落荒而逃。”
他们原本计划留下住一段时间,哪晓得计划赶不上变化。
半路上,楚陀县联系他们,想弄一个捐款仪式,季疏缈扶着额头拒绝了:“太招摇了,都不要对外宣传是我们捐的。等我们回了a市,直接把捐款汇到学校账户。”
十一月初,砖厂终于落成,剪彩仪式成了季疏缈家的家庭活动。
第一批机红砖的所有参数均符合国家标准,意味着季家只出不进的日子终于结束。
季疏缈拿起一块砖,双手高高举起:“我要留作纪念!”
其他人听她这么说,纷纷从第一批砖里留下一块做纪念。
季疏缈抱着那块红砖转圈圈,心里决定将来要把这块砖用在未来的季氏集团大楼上,就放在大门的门槛下,每次跨进去的时候,都会想起来时的路。
日进斗金
11月8日,立冬,第一家茶三昧开业,开业即爆火。
季疏缈在门店显眼处放了一块广告牌,打出宣传口号:冬天的第一杯奶茶,买它买它!
网络冲浪第一线的年轻人们,发现自己这一个月以来用的表情包居然是一家奶茶店的吉祥物,走过路过怎么也要买一杯来尝尝,谁知道一喝一个不吱声——也太好喝了!
有好奇的顾客问过咨询店员,才知道这家店的奶茶全是天然材料,一点添加都没有,而且制作过程都能通过玻璃墙看到,店员都穿着整洁干净的工作服,戴着食品口罩、工作帽、食品级手套,切着新鲜的水果,往奶茶杯里倒得也是新鲜的纯牛奶和茶水。
许多人联想到之前网络上关于植脂末危害的帖子,喝起来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同时,各种欢乐的小段子也在年轻人的qq空间里流传:喝冬天的第一杯奶茶,给三妹交版权使用费。再配上三妹表情拽拽、扛枪威胁的表情包,年轻人的dna暴动,许多人跨越半个a市也要来喝上一杯,还有附近城市的人专门为了一杯奶茶跑来a市,看看到底有多好喝。
这一喝,就上瘾。
奶茶居然还能这么做,还能有奶油、坚果碎,还能把奶油搅进奶茶里,一杯奶茶能喝到好几种风味,而且居然不齁!纯天然的果然不一样啊!
偶尔有刺头发帖: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茶三昧很难喝吗?
这种声音很快就会被群众淹没:
【对对对,就你一个人,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笑话。】
【山猪吃不来细糠,你吃奶精拌香精去吧!】
【有一说一,茶三昧的确是细糠,我昨天给我爷爷带了一杯纯茶,我爷爷说着不喝不喝,喝完一口就不吱声了,他几十年的老茶友了,跟我说这茶绝对是今年的新茶泡的。】
……
网络舆论中,季疏缈在其中推波助澜了一把,放大了有利于茶三昧的言论影响。
茶三昧一杯奶茶的均价在十五元左右,客单价却将近五十元,大多数人排队一场,都不想只来一杯了事,还有许多成群结伴而来的人,买的就更多了。喝茶三昧,成了今年冬天a市的年轻人们的时髦行为,谁要是不知道,保准被人叫一声“土老帽”。
茶三昧开业没有做打折活动,开业一星期每天的销售额都突破了十万,并且在稳步持续增长,按照毛利率50来计算,一家店都能算得上日进斗金了。
季疏缈看着眼前人气火爆的两层大商铺,眼睛都红了——太想买下来了,可惜房东不卖。
能在首都这种地段拥有这么大商铺的人,谁也不是缺钱的傻子。
二楼整面墙的落地窗视野、光线绝佳,不少年轻女孩们在窗边拍照,还有的排着队在茶三妹的壁画前打卡。
“定制几个茶三妹的雕像,各种尺寸的都要,摆在店里供顾客拍照。”季疏缈摸摸下巴,野心勃勃:“弄个大点的,三四米那种,做成这条街最亮的景点!”
这第一家店,不仅要作为总店,季疏缈还要让它成为今后奶茶行业不可逾越的标杆!
她身后的季书朗:“……喳。”
季疏缈从西南老家回来以后,就硬拉着季书朗参与家里的各项生意,毕竟不能学会带团队,就只能干到死。家里长辈们也觉得应该,季疏缈这个做妹妹的,都卷得没边儿了,季书朗挑不起大梁不说,怎么还能睡得着?
于是,季书朗就真的成了她实际上的小弟。
季疏缈踮起脚,拍了拍朗哥的肩膀:“看着你懂事了,作为老大,我实在很欣慰。”
季书朗捧着她的脸蛋子一顿蹂躏:“给你脸了,你上瘾了是吧?啊?”
“哥哥窝错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