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见状,语气温和地说:“国主勿要动怒,我明白您的处境。您所做的一切都是形势所迫,对此我也深感同情。”
林川心中一紧,追问荀子的真实意图。
“治国应当遵循古训。”荀子的话似乎另有深意。
林川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试探性地问道:“难道先生有意入仕大乾?”
然而,荀子摇摇头,笑道:“老夫年事已高,无意再参与朝政。”
林川一时不解,猜测荀子是否想把他的弟子们推荐给自己。
荀子满意地看着林川,称赞道:“公子您沉稳持重,是难得的好君主。可惜生在大乾,难以施展更大的抱负。若是有朝一日,您能走出这片天地,必将如潜龙升天、猛虎出山!”
庞统在一旁听闻此言,立刻回应道:“我国虽地域有限,但人才辈出,大王英明睿智,拥兵三十万,何须遗憾?”
荀子点头赞许,转向庞统说:“大人虽然外表平凡,却有着非凡的心智。”
庞统最反感别人提及自己的外貌,正欲发作,却被林川及时制止。林川再次看向荀子,等待他继续说明。
荀子微笑着补充道:“这位大人聪明绝顶,但还需更多历练。韩非,作为大乾人,你来谈谈你的看法吧。”
荀子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得意门生韩非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林川以及其幕僚们的深刻观察与评价。
韩非子恭敬地站出来,向林川行礼:“臣韩非拜见大王。”
林川微微一笑,说道:“我记得你是三伯的儿子吧?按辈分算,你还得叫我一声三哥呢。”他想起自己的父亲虽为乾王,但对兄弟二人并未加害,因此他们之间还保持着一份亲情。
韩非子连忙谦虚回应,不敢承此称呼。
“说说看,你有什么建议?”林川想听听这位贤士的想法。
韩非子分析道:“我国位于中原,四周强敌环伺。南有东凌,西有荒国,北面是苍狼国,东边则面对四国联盟。为了增强国力,我们可能需要先对付东方四国。然而,各国间互有关联,一旦开战,它们很可能会联合起来对抗我们。
幸好,苍狼国与我邦交好,短期内不会发动攻击;而荒国正忙于扩展西南,暂时无暇东顾;东凌虽有野心,却未行动。因此,大乾必须尽快利用这短暂的和平期强化自身,因为我们能调动的精锐部队不过六万。”
林川点点头,明白时间紧迫,问道:“那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李斯忍不住插话:“师傅教导我们,治国需依法治,整顿风气,巩固王权,并削弱贵族势力。比如大王推行的科举制度,同时要强化军队准备应对各种挑战。”
林川听后,起身说道:“诸位都是国家栋梁,希望你们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李斯眼中闪着光,因为出身低微,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弥足珍贵。林川提出的科举制正好契合他的愿望。
韩非子则显得较为平静,似乎早已决定要帮助祖国。
荀子看着两位徒弟,心中默念:但愿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理想上不建议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但李斯显然被林川的理念所吸引,而韩非子自始至终就打算回到大乾效力。
荀子对林川说道:“既然如此,老夫就不打扰了,日后若有机会再相见。”说完便转身离去,给徒弟们留下空间施展抱负。
“哎呀,怎么又要爆表啊?”
“叮咚!五代十国时期的牛人郭祟韬来了:武力77,统帅99,智力99,政治94,他被安排到了苍狼国。”
“哇塞,这也太夸张了吧!郭祟韬啊,那可是后唐的重臣、军事家和战略家,一战八天灭梁,七十天灭前蜀,结果却被人陷害而死。这么厉害的家伙,居然给了苍狼国!”
“叮咚!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来了:武力74,统帅93,智力91,政治94,他被安排到了朝鲜半岛。”
“叮咚!还有唐太宗李世民:武力95,统帅99,智力94,政治99,也被安排到了朝鲜半岛。”
“叮咚!李建成:武力88,统帅90,智力87,政治93,也被安排到了朝鲜半岛。”
“叮咚!李元吉:武力77,统帅84,智力81,政治89,同样去了朝鲜半岛。”
“叮咚!李元霸:武力108,统帅66,智力34,政治20,他也来了,还是被安排到了朝鲜半岛。”
“我的天呐!李世民、李元霸,老天你是不是太偏爱姓李的了?他们两个几乎都是顶尖的存在啊!李元霸的武力值还是目前最高的呢!”
“叮咚!明初的徐达来了:武力61,统帅65,智力95,政治98,他被安排到了吴国。”
“叮咚!汉初的卢绾也来了:武力71,统帅70,智力90,政治93,他被安排到了中南半岛。”
看来刘邦的时代也要开始了。
“叮咚!还有汉初的周勃:武力93,统帅91,智力71,政治70。”
“叮咚!这次爆表结束了。”
此刻,兵进邯郸,只见城墙高耸,壁垒森严,强弓劲弩密布,精兵甲士林立,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啊!赵咏亲自迎门而立,等待着林川的到来。
蔺相庭对太子赵咏亲自前来迎接感到惊讶:“太子,您让我在此等候就好,何必劳您大驾亲自来迎?”
赵咏苦笑答道:“别再多说了。林川虽是一国之君,且刚刚吞并了玄月国,显示出国力不弱。按规矩,他来访时应由国主或太子亲自迎接。这人向来不是个容易对付的角色。”
赵肃侯,西筠国的国君,因年轻时太过辛劳,晚年病痛缠身,现在卧床休养,国家大事都交给了赵咏处理。实际上,赵咏现在就是西筠国的实际掌舵人。
林川远远地走来,脸上带着笑容,显然对赵咏给他的礼遇感到满意,并没有摆出君王的姿态,而是亲切地说:“二哥,我到了。”
这样的问候既尊重了彼此的身份,又显得随和,赢得了西筠国朝臣的好感。赵咏见状也松了一口气,回应道:“三弟远道而来,做哥哥的怎能不来接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