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迎亲队在知青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开了知青点,风风火火的朝李家赶去。
此时李家小院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
李家一大家子人都翘以盼,亲戚朋友都站在旁边,公社的社员们也围在一块看热闹。
看到拖拉机冒着黑烟奔驰过来,李家大哥点燃了一挂鞭炮。
噼里啪啦
拖拉机在硝烟中缓缓停下,李铁锤搀扶着柳晏荷从拖拉机上走了下来。
柳晏荷以前在干活的时候,穿的都是粗布衣服,也从来没有打扮拾掇过。
今儿一出场,就镇住了全场。
“我滴天啊,这姑娘咋长得这么漂亮呢!”
“是啊,是啊,赶上画册上的明星了。”
“李铁锤这狗东西,还真捡到了宝贝。”
。。。。
也许是觉得柳晏荷是京城人,也许是觉得柳晏荷太漂亮了,淳朴的靠山屯人一时间不知道该用何种礼仪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也不知是谁开来头,众人哗啦啦的鼓起了掌。
鼓掌在靠山屯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儿,只有公社领导讲话的时候,才会有如此礼节。
好家伙,这姑娘刚进门,就当上了领导啊!
李铁锤带着柳晏荷在掌声中进到了屋里。
此时屋子已经被李母和李铁梅又拾掇过了。
屋内布置的相当喜庆,两个大红喜字贴在屋内两侧,窗户纸也换成了大红色。
堂屋里摆了一张四方桌,桌子上摆着一个煤油灯,煤油灯四周也糊了一层红色纸。
床上整齐地放了两床新做的大红喜字的棉被,棉被四个角还用红线串了花生缝吊坠在上面。
两人刚坐下不久,公社里的领导就来了。
此时婚礼也正式开始了,小两口站在堂屋中间,旁边是亲戚。
一屋子人在白书记的带领下,高唱了一耳熟能详的激情歌曲。
“东方红,太阳升……”
待一曲终了,白书记取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抑扬顿挫的朗声念道:“今天是李铁锤和柳晏荷同志的大喜之日,让我们在这里祝贺这对新人新婚快乐,希望他们在农业生产中挥出。。。。”
祝贺词完毕,白书记又从帆布包中取出两个红本本。
李铁锤和柳晏荷两人举在手中,相互牵着手,高声背诵了一段每天必背的话,整个仪式才算是结束。
等在门外的那帮子孩子早就等不及了,一窝蜂地冲进屋内,李母和李铁梅还有大嫂给孩子们分糖果和花生。
二叔吃早饭后也来了,在院门口支了一张桌子,跟大哥一块负责收礼金。
这年月的礼金很便宜,只有几毛钱,村里面的社员一般给6毛钱,亲戚们给八分钱。
喜事儿递的礼金只能是双数,不能单数。
让李建双没想到的是,白书记和副书记两人竟然递了2块钱。
部队文艺队的几个同志竟然也都递了礼金,其中指导员闵中会也递了两块钱。
知青点的知青们一般是6毛钱,知青队长胡广志出了两块钱。
李建双数着那些钞票,心中乐开了花:
“这次李铁锤可是赚大了。。。。等俺家老大结婚的时候,也办一场喜宴。”
正乐着,几张毛票摆在了桌子上,李建双抬头看去,看到竟然是李母。
他打趣的说道:“弟妹,你家娶媳妇儿,你自己随礼是啥意思?”
李母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道:“不是我随礼,是我家大女儿,铁花。
她这会还没赶来,提前把礼金交给了我,你先给写上。
记得写李铁花和白大有的名字。”
闻言,李建双眼睛眯了眯,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李铁花是铁锤的姐姐,按照靠山屯的老规矩,弟弟结婚,姐姐应该出一份重礼,应该提前来帮忙。
村子里的那些老婆子们可都盯着礼单本呢,谁家闺女要是太小气的话,会被全村人耻笑。
白大有不正经干,铁花家里穷。现在铁花不见踪影,而礼金是李母递上来的,很明显这是要替铁花出这个钱。
“你啊。。。。”
李建双想劝李母两句,想着今天是大喜的日子,讲那些事儿太扫兴了,便拿起笔在礼单本上写上了李铁花和白大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