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明脸色有些尴尬,但最终也没说什么,将手中的包子三两下塞进嘴巴里,快解决。
杜成仁看了他一眼,微不可察地冷哼一声,径直从他身边走过。
办公室内,众人面面相觑,挤眉弄眼地用眼神交流。
平日里相处得好的同事朝廉明投来同情的目光,廉明摆摆手表示没什么。
他自然知道杜成仁这么做的原因,但他也懒得和对方计较。
倒不是他佛系,职位晋升的机会谁都想抓住,但在他的观念中,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花心思在这些盘外招上,没什么意思。
把本职工作做好了,该是你的总会是你的。
时间来到八点半,廉明熟练地打开电脑,先把昨天看了一半的片审完。
半小时过后,廉明皱了皱眉头,控制鼠标在页面上点了一个“不通过”,接着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打字,将不予通过的原因按123点的顺序列出,方便制作人后续对照修改。
这是一部抗日剧,题材是很好的,但魔改的元素太多了,其中类似“手撕鬼子”的离谱剧情还不少。
比如用竹子做成的“竹筒迫击炮”,威力堪比正经的迫击炮。。。
人家正规的迫击炮是靠撞击,火药产生的爆炸和巨大的冲击波把炮弹弹远,你竹筒不耐高温,打一炮出去都费劲啊。
还有更离谱的,部队粮食短缺了,有人建议当下正是大山打猎的好时节,可以动所有猎户去打猎,两个月时间,1ooo个人可以打下1oo万斤肉。
看到这里,廉明还特意拿计算器算了下。
平均是1个人打1ooo斤肉,好像也还合理。。。个屁啊!
你咋不说让1o万人去打1亿斤肉呢?!
1oo万斤肉是5oo吨,按一头猪o。15吨算,那就是3333头猪,那个年代老百姓穷得就差没啃树皮了,能放着那么多猪满大山跑等你去抓?
况且,能养活3ooo多头猪的大山,用脑子想想也不会缺粮食了吧?
其实这些剧情虽然离谱,放在1o年前还是有可能过审的。
但时代变了,影视剧的审核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就比如这类抗战剧,最起码的要求是回归历史真实,不能胡乱改编,歪曲和戏谑是对先烈的不尊重。
完成一笔审核后,廉明没有停顿,点击鼠标打开下一个待处理工作列表。
操作的间隙,他喝了口水润润喉,目光扫过电脑屏幕的下一刻,他目光一凝,身体猛地坐直。
屏幕上送审信息栏,影片名称《he11o!树先生》,以及出品方“一叶知秋工作室”、导演“叶知秋”几个字格外显眼。
这是叶知秋执导的新电影!廉明立刻反应过来。
他平时对叶知秋的作品动态极为关注,自然知道这部他和王强二次合作的作品,还是一部文艺片。
再看向简介:故事讲述农村青年“树”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挣扎,树先生因生活失意逐渐陷入精神恍惚,通过幻想逃避现实的困境,最终在荒诞与孤独中迷失自我。
这是。。。现实农村题材?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啊,有种和影片名称不太对得上的感觉。
不甚清晰的简介让廉明皱了皱眉,他深呼一口气,点开了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