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些明候发生了泥石流,山上拉电线的工人伤了好几个。”
“这么严重。”
“还不止哩,这土石一路冲到山下公路上,现在外面的车子是进不来喽。”
“那这儿什么时候可以通?”
“最早也得明天。”
三人顿时犯了难。
“这下怎么办啊。”吴爸抓了抓头发“要是明天回去我媳妇儿可得担心死我了。”
“我记得从这里绕下去到河边应该有个渡口,我们走水路回村吧。”旅人说。
“唉,不是,你才刚来怎么这么清楚?”吴爸问。
“我在火车站里看到墙上挂了这一代的地图,特意记过了。”旅人说“一直走南闯北的,都养成习惯了。”
等三人赶到河边,老远就看见了艘乌蓬渡船。趁船还没走赶紧上了船。
船上除了船夫也没多少乘客,只有一对母子和一个扛着土枪的猎人。
吴爸和老秦似乎和那猎人挺熟,一上船就打了招呼。“哟,老枪杆儿,这么巧啊。”
“没想到会遇上你们。”猎人说“怎么,上镇上赶集儿?
“嗯,你呢。”
“来买点肉,回去包饺子。”说着晃了晃手里的一大块肉。
“你还用的着来买,你在山上不随便打么。”
“唉,别提了,不知道怎么的,今年山上的鸟兽都根没了影似的。”
“都什么年代了,要不你就别守着山打猎了。你看看你,还扛着把枪,时代变啦!”
猎人笑了笑不说话。
另一边,旅人正在和船夫交涉。
“我说这位先生,马真的不能上船,我这小船真塞不下。”
“那行吧。”旅人从马儿身上解开麻袋扛在自己身上,摸了摸马脖子,“老伙计,你先自己回去吧。”
当众人都坐下后,年轻船夫一撑竹杆正要开船。岸边又赶来了一个人,不停的招手式意。
好一会儿,那人终于上了船,将身上的东西一放便喘开了气儿。旅人打量了他一眼,长相挺年轻的,束这长发,一身青布衣裳,模样挺秀气。
“这不是伏龙观的小道士么,也来赶集儿啊。”吴爸问。
“是呢,来买点东西。”小道士说“吴先生,和秦先生也在啊。”
“你这买的都是什么东西啊。”吴爸看了小道士的布袋一眼,里面全是山楂。
“嘿嘿,师父让我买点山楂回去做糖葫芦卖,好朴贴家用。”
“我知道,你在村里卖糖葫芦不都好几年了么。”
“没办法,香火比不上庙里,村里头还有个神棍和我们抢生意,想挣钱只能这样了。”
“回去和你师父说,有啥困难让他来找我和老秦。我们几个好歹也勉强算是师兄弟。”
船上几个人似乎都认识,聊的热火朝天。旅人一句话也插不上,感觉有点无趣。他将手插进河水搅了搅,不是很凉,很让人舒服的感觉。同时也在担心他不在的时候另外三个人能不能把婴儿照顾好。
“我说船家。”猎人问到“今年这个季节的水位好像比以前高了很多啊。”
“这位先生好眼力。”船夫说“今年的水位可比去年高了四五米呢。”
“这也真奇怪,最近也没下雨啊,怎么水涨那么多。”猎人盯着水面疑惑不解“对了,这个季节的船夫不都在杨子江上贤生意么,你怎么上这儿来了?”
“不敢去啊,现在杨子江上又是抓歹徒又是闹鱼灾的。本来我一个大哥也要和我一起来的,可他运气好接了个大生意,拉一个老头去华亭,人家给好几千。”
“要我说现在这河水会涨这么多肯定和那几个人脱不了关系。”吴爸说
“哪几个人?”船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