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人领看他渐渐合上的眼睛,默默挪到一边。他也没想着去试探什么,之前就试过了。
哪怕这个人睡着了,也有极高的警惕心。只要他想,就能在你即将得手的瞬间把你摁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
苗人领不清楚这个年轻人怎么来的这身本事。但在乱世之中,没有本事的年轻人很难活下来,而且活的这么体面。
无论什么世界,实力总是最好的佛像金装。
……
那个小张给张海桐的回信之中,张海客特意提到小哥可能接受了一种轻微程度的“天授”。
类似于藏区的天授唱诗人,或许他接收到了一段不属于他自己的信息,促使小哥回到了这片土地。继续他未完成的使命。
“当然,”张海客在回信里也有补充。“可能是某种指引告诉他应该回来了。”
全文几十个字,这个年代电报一个字几毛钱。通篇下来几百大洋,老张家虽然落魄了,但还是一如既往的有钱啊。
南部档案馆还未重建完毕,西部档案馆虽然还在运行,但它的功能已经够多了,目前来说有点载。
北部档案馆明显管不到苗疆的事情,他们不仅需要面对北部的各种奇异事件收集、调查和归档,还要面对乱七八糟的时代局势。
目前的时代,最先乱的无疑是东北。而且北部档案馆那样看起来也确实不太好了,不知道几个老人家还能撑多久。
东部档案馆更不用说了,光重建家族这件事就够呛。
张海客就算是诸葛亮,也做不到短时间内多核处理这么多事。他现在只能一边维持,一边疯狂展外家都不算的下线。
说好听点是下线,说难听点就是给口饭吃的炮灰。
目前为止,族长亲自跑业务这件事,似乎已经成了常态。
以前的族长们还有不少族人左右扶持,互相照应。加上家族完整的系统运作,很多事情哪怕在古代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现在全靠族长一个人大力出奇迹。
还真是。
张海桐闭着眼睛想了半天,有点想叹气。
……
在这群山环绕的地方,如果不是这片地方的人估计很要想象大山深处会有这样繁华的地方。
堪称巨大的人类聚居地,成群的寨楼。姑娘们穿着好看的衣服戴着繁复精致银饰穿梭在街道上,硕大的苗银头冠在天光中有些晃眼。
男人、女人、小孩说笑的声音仿佛陡然出现在这幽静的山里。装扮的很有生活气息的寨楼间挂着许多彩灯,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伴随着柴烟、饭香、酒香各种味道扑面而来。
人间烟火气,出现在山里。
好像误入聊斋志异里的奇幻秘境。美丽中透着一种诡异之感。
苗人领并不是第一次混进苗人领地,但是这种繁华到过以往任何所见的少民聚居地的地方,还真是头一次见。
他感觉背上的汗毛都立了。这样的人间气令他亲切,又下意识警惕。
站在他身边的张海桐仍旧是那副处变不惊的样子。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右耳的那个竹节式耳饰换成了一个苗银耳饰。
那个耳饰挂在他的耳垂上,约两寸长。造型有点夸张,属于典型的苗族银饰。
他这是补齐自己的伪装缺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