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上的完盛也听到了:这第二炷香有主顾了,是孝敬师母的,又是一片孝心,实在难得!只不知这第三炷香献给谁呢?
美盼又拜了拜,把第二炷香插在香炉里,再拿起第三炷香,祝告道:“这第三炷香嘛……”说到这里却顿住了,是没有祝愿内容了吗?
不!内容太多了,只是说不出口而已。
虞美盼近年来有一肚子的幽怨,她根本不愿中表联姻。
表哥孙毅又笨、又蠢、又俗,又令人讨厌。但美盼自己是无法反对的,她能对母亲说:“女儿不愿嫁给表哥,请母亲与女儿另外许配一个如意郎君吧!最好是女儿自己看中的,就像我的师哥完哲笃那样的……”
且不说女孩子家的羞耻心,千金小姐的身份还在其次;但就违抗父母之命,大逆不道这一条就是罪该万死,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每每想起这不如意的婚姻,就像一根针扎在美盼的心坎上,更为痛苦的是自己的苦楚还不能跟别人诉说,哪怕是自己的贴身丫环也不行。
今晚,亏得如烟约她出来拜月。其实,如烟也是想让美盼借了拜月的机会,把自己的心事苦水向月亮倾泻一番。
但心里话又怎能说出口呢?
所以,当祈愿“这第三炷香”时,美盼只是心里默念,樱桃小嘴儿在动,不敢出声而已。
完盛在墙头上可急了。
小师妹说到第三炷香时戛然而止,肯定有不能告人的心事。是什么样的心事呢?“欲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可你不说,叫我怎么知道呢?
这时,如烟见虞美盼不言语,就知道她在想心事。现在的如烟已成了美盼的“闺蜜[1]”,美盼不满意中表联姻的心事,前天晚上她俩躺在一个被窝里的时候,已说了个一清二楚。
如烟想,你自己不好意思说出来,让我替你说了吧!随即问道:“盼盼姐,你拜好了吗?”
“拜好了”
“那跟我了。”如烟跪在地上,并起双手,大声说:“月老啊月老,请您老牵线,让我美盼姐姐遇上一个风流倜傥、性情温柔、满腹经纶、月中折桂的状元郎作夫婿……也,再……”小如烟突然江郎才尽,便来了一句,“也好拉我柳如烟一把!”
美盼听了脸上一红,骂道:“啐!死丫头,休得胡言!”其实,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却在想:“知我者,如烟也!可你如烟虽然聪明,却只猜对了一半,你还不知道我已经看中一位如意郎君了。以往,只是泛泛的祝告,模糊的幻想,现在已经有了目标,可以具体地去想了。”想罢,又跪在拜垫上拜了两拜,说道,“心中无限伤心事,尽在深深两拜中!”接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夜深人静,月光如水。
虞美盼的三声叹息,为这宁静的夜色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情调。
完盛站在墙上,对师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全都看得清清楚楚,听的明明白白。她的第三炷香果然是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她的叹息,在这圆如镜的明月之下,既不是轻云薄雾,也不是香烟微风……
————————————
注释
[1]闺蜜
闺蜜是指女性要好、亲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词名源自“闺中密友”,所以,又叫“闺密”。
古代,闺蜜是专门用来形容女性的。之所以用“密”这个字,那就肯定和秘密有关,是一些难以启齿,羞于和他人讨论的问题都可以和闺密聊。
那么,闺蜜一般会谈论些什么呢?
比方说,两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到了晚上,躺在闺房的床上,谈论一些关于恋爱、情感、……。当说得不好意思的时候,把被子一拉,蒙住了羞红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