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分明是启夏宴那日跟着你的随从,当日清算猎物的时候,我亲眼看见这人跟在你身旁。你说他不是你的随从,可以啊,”裴溪亭看着王夜来,眉梢微挑,“但是你就得赶紧解释解释,当日你为何带着一个身份不明的人上山?”
王夜来那日在披霞山摔得不重,背上却让石头硌出了好几处血印子,此时还和肩上那条鞭伤一起裹在药布里,闷得又痒又痛。他站得不笔直,闻言心中一跳,却是仰起了头,证明自己底气十足似的,怒道:“我凭什么解释?”
王夜来瞪着裴溪亭,不客气地说:“说此人与我相识不过是你的一面之词,我也可以说你蓄意诬陷,找我的茬!”
“谁说我是一面之词?”裴溪亭转身对上座的游踪捧手,“大人,当日家兄也瞧见了此人。”
王夜来说:“裴锦堂是你二哥,自然向着你说话!”
裴溪亭淡声说:“我可画一张此人的肖像,请大人遣人去找家兄辨认。方才我和这歹徒一路随大人回到衙门,中途没有和谁说话,自然也没有和家兄提前勾连,大人派人过去时不必说明缘由,只让家兄辨认画中人就好。”
“是个法子,”游踪颔首允了,“案上作画。”
裴溪亭行礼,转身走到一旁的书吏案上迅速画出一幅人像,分别给游踪和王夜来看了一眼,确认的确是跪在地下那人,这才将画交给游踪叫来的笼鹤卫,说:“麻烦了。”
王夜来没想到裴溪亭竟然能画得如此逼真,心里一慌,可还来不及犹豫,笼鹤卫已经转头快步去了。
那方,裴锦堂被关在房里读书,正是昏昏欲睡恨不得索性晕死过去,一听说笼鹤卫来找,头顶的乌云顿时轰散,从椅子上蹦起来就往外蹿了出去,一路狂奔向府外。
什么凶神恶煞,阎王敲门,分明是天降祥瑞!
两名靛袍佩刀的笼鹤卫站在裴府正门的阶梯下,见裴锦堂跑出来,一人抖开那幅画像,开门见山地问:“裴二公子可认得此人?”
裴锦堂叉着腰喘了口气,凑近一看,说:“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又一时想不起来……”
另一人提醒道:“启夏宴。”
“哦!”裴锦堂一拍手,恍然大悟,指着画像说,“王夜来,王家的随从!”
拿画的问:“请公子详说。”
“我记得当时宁王府的人在清算猎物,我和舍弟还有赵四公子站在一处等候官府来人询问赵四公子的事,撇眼就看到了不远处的王夜来。我当时想找他算账,被舍弟拦下,但忍不住瞪了王夜来好一会儿,自然也多少注意到了他身侧的人。”裴锦堂指了指画像,“这人当时一身小厮打扮,寸步不离地跟在王夜来身侧。”
拿画的问:“公子确定就是此人?”
“确定确定,这才过去没多久,我哪能认错?如若不信,你们也可以去文国公府问问赵四公子,他当时就在旁边听我骂王夜来,说不准也记得此人。”裴锦堂说罢好奇道,“是王夜来犯什么事了吗?”
他目露期待,显然很希望王夜来有事。
收了画,笼鹤卫说:“衙门里的事,不好相告,裴二公子见谅。”
“好吧。”裴锦堂失望地叹了口气,又问,“对了,不知道舍弟在笼鹤司如何?可有好好办差?”
一旁的笼鹤卫说:“裴文书很好。”
他们心如明镜,今日这件事哪里需要游大人亲自过问,如此分明是要给裴文书撑面子,自然也说明游大人对新来的文书观感不错。
“那就好那就好。舍弟性子文弱,话少又沉闷,从前最喜欢待在院子里,也是近来才稍微活泼了些,如今他头一回去衙门做事,难免生疏青涩,如若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同僚大人们多多教导,他虽年轻,但绝不气盛,一定会用心学的。”裴锦堂说着,从袖袋中摸出最后的存粮,一张百两银票,要偷偷塞给两人,“二位,一路辛苦了,拿去买点酒喝。”
“裴二公子不必如此。”没拿画的笼鹤卫侧掌挡住裴锦堂的手,“收了这钱,我们是要挨棍卸牌的。担心兄弟是人之常情,我们都能解,裴文书很好,文书楼的陆主簿也绝非无故苛责下属的刻薄上司,裴二公子可以放心。”
裴锦堂闻言也不敢再强塞银票害了两人前程,麻溜地收好了,笑着说:“好,那两位忙,我就不送了。”
两人道了声“告辞”,转身上马离去。
一直躲在大门后头偷窥的管家见状赶紧跑出去,紧张地问:“二少爷,出什么事了?”
裴锦堂眼睛一转,严肃地说:“披霞山的那件事有眉目了,我得帮笼鹤司跑一趟,若是母亲问起,你实话实说就是。”
管家不敢对征用白工的笼鹤司有丝毫不满,只得说:“那少爷千万小心啊,早些回来。”
裴锦堂拍拍管家的肩膀,疾步一离开管家的视线范围,撒丫子就跑了。
笼鹤卫以最快的速度回了衙门。
王夜来木头似的杵在堂上,麻木着一张脸,怀疑游踪是故意晾着他,否则好歹给他一把凳子坐坐啊!
那绑匪却是早就跪不住了,蜷缩着侧趴在地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比起他们二人,裴溪亭枕着书案舒服地睡大觉,简直像是在自家后院。
游踪端坐堂上,正在处公务,把堂下的人当作空气也似。
除了游踪,屋内没人发现侧廊上还坐着一人一虎。
太子靠着美人椅,身旁摆着茶水,手里拿着一卷书,时不时挼一下靠在腿上的虎头。小大王用虎掌扒拉着太子的袍子,不明白主人为何突然停下散步,坐着不走了,还看起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