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管他们的人闲聊时提起,过几日就会有贵人到这里,不知这里谁会被贵人挑中带走。
被关在这里的人要面对的是未知的命运。
还没等到那天,那日姜念遥迷迷糊糊睡觉时,被外面的喧嚷声吵醒。有被关押的人逃了出来,原来是有人反了这里的守卫,周围起了大火,到处都是刀剑声和厮杀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烧灼的热气和血腥味。
姜念遥趁乱逃跑,逃出了那里。
她不知道该往哪里逃,山上没有路,可她还是硬生生闯到山下,往有人烟的地方逃去。
在被关在地牢的那些日子,她没有吃饱过,哪有多余的力气逃跑。可是为了活下去,她不敢停住步子。
她的脑海中只有一句话,若是停下,她会丧命。
直到许久后因为双腿僵硬倒在地上,她才意识到周围有多么寒冷。
她能活下来,是因为有人见她可怜,施舍她半碗粥,又给了她一件棉衣。
那时她才知道自己到了北地。
再之后,就是遇到了江不回,他们一起到了夕月市镇,她还找到了能一起回中原的商队。
本以为开春后能顺利启程回中原,哪想到她所托非人……
三年前颠沛流离的经历让姜念遥习惯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只是这一次,家中之事与京郊之事掺杂在一起,她无法抑制内心的不安。
因为谢久淮之前的特意叮嘱,这几日姜念遥没有再出门,但谢家的几个女郎每日都会来看她,还拉着她一起下棋。
谢清韵虽然不肯去家学里跟着徐夫子念书,但这两日发现徐夫子棋艺精湛,开始缠着向他拜师学棋。
因着谢清韵这两日恨不得成天晃荡在徐夫子面前要早日在棋盘上打败他,徐夫子盯谢家其他姐妹的课业也没有之前那么紧,谢璠和谢诗姐妹俩总算是松懈了成日紧绷的神经,今日带着棋盘乐滋滋地来找姜念遥下棋。
至于谢所思,她早就绣好了手帕,又将手帕送去了孙玉静那里,了却一桩心事,今日直接带着话本子来找姜念遥,要和她一同鉴赏四方书肆新出的几个话本。
女郎们在一处嬉闹着,谢清韵一连输了好几局棋,心里不服,狠狠喝了杯茶收起棋子,说想听阿嫂讲故事。
谢璠和谢诗连忙说她们也想听阿嫂讲故事。
姜念遥哪有什么故事可讲,这才刚盯着众人期待的目光打开话本准备开口念,外面忽然来了通传,说是安国公府派了人来,要见世子夫人。
姜念遥急忙起身迎出去。
没想到来人竟是姜欣媛的婢女冬芍。自从冬玉被安排去了京郊之后,姜欣媛身边最得力的婢女便是她。
一见到姜念遥,她立刻喜笑颜开双手递上帖子:“二娘子要办一场春日宴,这次派我来是想请大娘子还有侯府的女郎们一起去国公府中赏花。原本二娘子还要亲自来给大娘子送帖子,可这几日事情太多,抽不开身。”
没想到妹妹还有这心思,姜念遥笑着接过帖子,又问:“可有给余家?”
冬芍这些年一直在姜家,自然知晓她的意思:“大娘子放心,二娘子知道您的意思,早就给余家写好了帖子送去了。只不过大娘子您可忘了一件事,若要邀请余家那位大娘子,如今帖子可要送去户部侍郎家。”
是啊,余萱已经成亲了,如今住在周府,她与周府的那位二郎君幼时就认识,情谊深厚,应是过得很好。
当年姜念遥和余萱还约定过,两人成亲时要互送礼物,可惜这一约定姜念遥没能做到。
姜念遥苦笑一句:“这我倒是忘了,总还记着从前那些日子,余家离国公府不远,从前若是要去哪里的宴会,我们总会共乘一辆马车。”
冬芍贴心地安慰道:“大娘子不必担忧,二娘子也给周府送去了帖子,只要余娘子愿意来,当那日大娘子就能见到她。二娘子还说,府中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大家都很高兴呢。而且大娘子保准会觉得惊喜。”
最后这话引出姜念遥心中的好奇。
“什么惊喜?”她轻声问。
冬芍听了这话,不自在地打量四周一眼,小心翼翼地贴近姜念遥耳畔,小声道:“二娘子说了,这次的春日宴,大娘子一定要打起精神认真看,她要在府中上演一场捉鬼大戏。”
◎到那日我会陪你回国公府◎
姜念遥收下帖子,将此事与谢家姐妹们一提,她们立刻期待着再过两日去春日宴玩。
“说起来,我还没去过几次安国公府呢。”谢清韵着实将她脑海中的记忆翻了几番,只记得她在阿嫂与阿兄成亲那日跟着去了安国公府,但当时人太多,她没能在那里好好转一转,也不知道阿嫂从小长大的地方什么样。
这些年因着姜念遥意外的遭遇,加上安国公有意避开朝臣,安国公府极少宴请旁人,也没办过什么宴会,也只有在姜念遥成婚那日热闹了一次。
姜念遥很清楚,这次春日宴能顺利举办,应是父亲因着家中“闹鬼”一事忧愁,无暇顾及旁的事。
夏国民风开放,不拘是女郎还是郎君,只要收到了宴会的帖子都能一同赴宴。以妹妹的性子,这次春日宴会邀请许多人,或许还能见到不少旧交。
更何况还有“捉鬼”一事,不知道妹妹打算怎么做。
姜念遥心中也生出对这次春日宴的期待。
这日傍晚,谢久淮回府后直接去了他们那处院子,姜念遥正在独自用饭。
谢家规矩少,除了成亲后那几日外,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院子里用饭,各人的口味不同,喜欢的菜式也不同,这样用饭更自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