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意料之中的回答。在很久之前,霍极就有说过他爸爸妈妈希望把他送出国念书。
霍极冷不丁问她:“你呢。”
“我什么?”时照心抬头。
霍极问道:“时叔叔和杨阿姨有说希望你去念什么学校吗?”
时照心:“当然有啊。”
不仅有,他们甚至已经把她的高考志愿要填报哪些学校都商量好了。
霍极:“哪些学校?”
时照心垂着眼睛把他们拟定要填报的那些志愿挨着报了出来。霍极听完笑着问她,怎么都是些省内的学校?以她的成绩,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学校。
她一边给他擦药,一边轻声说道:“他们不想我走太远。可能是担心我不适应其他地方的气候和水土,身体更差吧。”
霍极长长地“嗯”了一声,又问了句:“你自己怎么想呢?”
时照心犹豫了片刻,并没有立刻回答。
想起高考前那个午后,她和父母坐在咖啡厅里。
许久未见的父母因为她的学业和发展问题久违地坐在了一起,目标只有一个——说服她留在本省念书。父母费尽嘴皮子给她列举了种种好处,比如离家近父母可以随时去照顾她,离家近回家也方便,又比如说什么学校的认可程度也高,她没必要跑那么远去念书。
她还是不情愿的。
后来她母亲说了一句:“我和你爸爸就只有你一个孩子,你要是去那么远,我们怎么办?”
一句话让她的坚持溃不成军。
她默许了会遵从父母的决定。
时照心想了想,像说服自己一样说,“嗯……也还行吧。其实留省也没什么不好。”
霍极没说话,乌亮的眼睛凝视着她。
他的目光很干净澄澈,似乎在反问她,你是不是真的这么想的?
时照心垂下眼睫,不敢与他对视,轻声反问了他一句:“那你呢?是自己想出国的吗?”
霍极并没有像她那样犹豫,他嗤笑一声,很快说:“当然不想。”
时照心:“?”
一想到他会留在国内的可能,她的心跳便微微加快,问道:“那你为什么还说可能会出国呢?”
“我是觉得在哪儿读其实都没什么太大区别。”霍极说,“但他们很烦,如果能让他们闭嘴,也不是不可以去国外念。”
他对她狡黠地眨一眨眼,道:“而且出去的话,他们就更管不了我了。”
时照心抿了抿唇,心缓缓落下,放回原处。她默默把膏药涂完,并把棉签一折,放进不要的垃圾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