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的一声,一个妇人先扑倒在地,放声大哭起来,随即许多人也跟着放声大哭起来,直哭得肝肠寸断,哭得撕心裂肺,仿佛要把所有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部泄出来,即便是周围的士兵看了,也不禁潸然泪下。
一个老者一边抹着泪一边哽咽道:“杨使君在上,请受老朽一拜,如今这天下,能遇到杨使君这样的官员,是老朽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这下老朽更不愿意走了,老朽这把老骨头能随杨使君赴死,老朽死而无憾了。”
大家受感染之下,许多人跟着大喊:
“愿随杨使君赴死!”
“愿随杨使君赴死!”
“……”
就在此时,褒斜道谷口处,突然有旌旗飘出,远远望去,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马,但看旗帜确是晋军旗帜。
“是晋军,太好了,是咱们的援军,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一时间,山上的欢呼雀跃,杨禹也大喜过望,连忙亲自迎到谷口去。
然而正应了那句话,希望有多大,失望往往就有多大。望着宁寿之带回来的两三百援军,还有骡子上仅剩的几代粮食,杨禹硬生生把“可算把你等回来了”这句话给吞了回去,而且就像吞了一只苍蝇那么难受。
宁寿之一脸惭愧,对杨禹艰难地说道:“杨参军,宁某无能,有负杨参军所托,实在惭愧。”
杨禹把他拉到一边,追问道:“快给我说说,汉中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怎么就来这么点援军?粮草呢?去的时候我就千叮咛万嘱咐,就算没有援军,也要多要些粮草,你怎么回事?”
宁寿之无奈地叹道:“杨参军,实不相瞒,粮草怕是没了,倒也不能全怪梁州刺史,我在汉中打听过,赫连勃勃大军南下后,确实有大量难民逃到汉中,汉中为了安置这些难民,库存粮草确已用尽……”
“少他娘的给我扯蛋,汉中这些年未受战乱,再难有我们秦州难吗?索邈他们要是肯尽心尽力,无论如何总能凑出点粮草出来。如今倒好,粮草没有,派这两三百人来能做什么?生怕我的马杀不完吗?”
“杨参军……”
“老宁,你别怪我,逼急了兔子还咬人呢,你到塬上一看便知,除了几千将士,如今还多了上万张嘴等着要吃的,我六千战马杀得只剩下两千了。”
“长安情况如何,可有出兵策应?”
宁寿之不问还好,一问杨禹更气了,直接想开口骂娘,但终究是忍住了,他叹道:“桂阳县公年幼,只怕许多事做不了主,其他人我又没交情,看来还得辛苦宁参军再跑一趟长安才行啊。”
两人回到五丈原上,卫长安等人得知宁寿之此行的详情后,也大失所望,不过他很快提议道:“明府,赫连璝不断驱赶百姓前来,无非就是想消耗我们的粮草,援军的事,咱们倒可以利用一下,一来可以鼓舞咱们的士气,二来也能绝了赫连璝耗尽我们粮草的念头,说不定情况有转机也不一定。”
“老卫,你有什么想法?”
卫长安凑过来,小声对杨禹说道:“咱们可以派人假装从汉中不断运粮过来,赫连璝见咱们粮草源源不断运到,说不定就绝了耗死咱们的念头,转为强攻,咱们就可以凭借地利,大量杀伤敌人,若能如此,或许情事还有转机。”
“好,就这么办。”
杨禹说干就干,立即安排人去假扮运粮队。
赫连璝很快便知道了汉中有援军到来一事,并且通过褒斜道还有大量粮草源源不断运至,这下子他坐不住了,他费时费力的驱赶百姓前来,目的就是为了尽快耗尽杨禹的粮草,然后以最小的代价拿下五丈原;
现在汉中的粮草运到,自己想短时间内耗死杨禹显然是行不通了。
其实赫连璝的压力也很大,他几万人马,每天人吃马嚼,消耗的粮草也十分巨大,更让人恼火的是,他好不容易打跑了慕容错,将那家伙的一千人逼得退回了陈仓,结果各地又冒出许多小股人马,不断袭击他的粮道;
目前虽然损失不大,但却让他不得不加派人马去保护粮道,他真担心哪里稍一疏忽,就被那些神出鬼没的家伙给钻了空子,那乐子可就大了。
总之,他总有种夜长梦多的担忧,若是再拖上个把月,就算粮道不出问题,他老爹那边恐怕也容不得他再这么拖下去了。
“朶布,准备明日强攻五丈原。”
“世子,这……”
“杨禹得了粮草,再耗下去已毫无意义,反而只会让杨禹的援军越来越多,不能再等了。”
赫连璝这个命令,即便骆宏这回也没反对,因为随着汉中的援军和粮草源源不断到来,再等下去确实只会越来越不利。
偏偏五丈原的地形很欺负人,它的东侧以斜水为屏障,反过来五丈原又扼守着褒斜道的出口(褒斜道即斜水河谷),想要攻占褒斜道出口阻止汉中援军出来,就得先攻占五丈原。
每二天,夏军再次驱赶百姓为肉盾,只是这回目的已不是把百姓送上五丈原消耗杨禹的粮草,而是真做肉盾,同时为了抵消秦州军俯冲的优势,敌军在盾阵后布置了一排排的长枪兵,他们手持两丈余的长枪,伸出盾牌外如同一排排的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