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何是这会拿出来,而不是快要打仗的时候拿出来。
一来此物虽好,战士也需熟悉,二来此物想要大规模推广,是需要慢慢打造的。
就现在大唐这生产技术,没有一定的时间,那你根本就不要寻思。
看完了马场,李承乾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与秦宇,去了另一处田地。
高产作物的种植与推广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想要让人信服,光说是没用的,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试验,拿出切实可行的数据才可。
而且种子太少,那也不行,想要推广到整个大唐,哪怕是逐步推广,所需要的种子数量也是很多的。
土豆玉米,棉花,按照不同的种类,分别种到了不同的田地里面。
还有胡椒辣椒,番茄之类的蔬菜作物,也都分门别类的寻地方种了下去。
当然,这些只是用来调味,满足些口腹之欲的东西,种得便没有那么多了。
毕竟据历史记载,李世民登基之后不久,除了突厥进犯,还有一场大规模的蝗灾。
灾害能不能提前预防,暂且不说,单说在这个乱世结束不久,普遍缺粮的时代,能够用来饱腹的粮食,那便是能够救命的东西。
见到了这些粮食的长势,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也不在这里多耽搁,事情办完了,便动身回了长安城。
毕竟他现在是太子,与曾经的身份不同,纵然有着母后的允许可以出宫,却也不适合在宫外停留太久。
没错,做太子就是这般的不自由。
秦宇一直跟在身旁,李承乾自被立为太子后,他便很少有机会见到这位小殿下。
而粮食马场,作物,还有商队,有着太多的事情,需要跟小殿下汇报。
哪怕殿下将一切事情,都交给了他,并且给予了极大的权利,但为人下属的分寸,秦宇还是有的。
凡事主子可以不问,但属下却不能不说。
马车一路前行,而秦宇几乎没有停过,李承乾一边听着,一边漫不经心的看着外面的场景。
相比于之前,作为秦王府小皇孙时,出来的热闹景象,现在的长安城,则是显得有些萧条,就连行人都没有多说。
这一方面,是因为突厥进犯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玄武门之变。
只有身处这个时代,才能清楚的知道,李世民杀兄囚父,所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心中暗自叹了口气,李承乾对于秦宇所说的话,听得越发认真了些。
虽然钱不能解决一切,但在如今的大唐,钱确实可以解决很多东西。
李承乾的马车,是经过特殊改造的,他挣了那么多的钱,造福百姓的同时,他也不会非当个苦行僧委屈自已。
大多数任务世界,李承乾都是身居高位,他虽然能吃苦,也善于隐忍,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他却也是养尊处优惯了的。
这马车单从外面看,与一般权贵的并无什么不同,实则马车内部,不仅铺了厚厚的棉花软垫,更是用精铁打造,可以隔绝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