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儿臣是嫡长子,父皇若是一开始不立儿臣,定会受百官非议!”
“不过若是儿臣犯错之后再废,一切自然不同!”
李承乾跪得笔直,也不像之前那般,装作什么委屈的模样,他声音清亮的说道:
“而且,从前儿臣看得还不那样清楚,可今日收到父皇的圣旨,却让儿臣想得更明白些!”
“这世间父母,爱子女者,大多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儿臣知道父皇或许是事务繁忙,未想到李纲教授的两位太子,都下场凄惨!”
“可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却更能反应一个人的内心!”
“父皇,您扪心自问,您真的有您自已想得,那般重视儿臣,喜欢儿臣吗?”
灵魂一击,这绝对是灵魂一击,任何一个做父亲的,被这样直指灵魂的质问,都会哑口无言。
是啊,若是真心疼爱一个人,那恨不得将他所有的东西,都置办成最好的。
又怎么可能忍心让其身边,出现这种纰漏呢,正如李承乾所说,李世民或许没有想到这些,可没有想到,又何尝不是证明了什么。
皇家父子,皇帝和太子,先天的便有着君臣之分,不是纯然的父子关系。
或许从前,李世民是真的重视自已的嫡长子,可在成了皇帝之后,尤其还是造反兵变登上的皇位。
他看待太子的心,还能像是从前做秦王的时候,看待自已的嫡长子时一样吗?
这些隐晦的变化,或许连李世民自已都没有发现,却被李承乾直言不讳的点了出来。
“父皇,若是当了太子,却得不到父亲的疼爱,反而要被父亲猜忌不信任,那儿臣并不想当这个太子!”
见李世民面色变幻不定,许久没有说话,李承乾目光坚定的看着自已的父皇,很是诚恳的说道。
历史上的李承乾,不得帝王喜爱,魏王李泰,却被李世民无限偏爱,真的只是李世民不善于治家吗?
一个长大了的监国太子,得百官赞誉,有着诸多拥护之人,甚至连李世民试探性废太子的言语,都被百官劝谏。
另一个则是不入朝局,乖巧听话没有任何威胁的儿子,用李泰来打压李承乾,真的只是为了磨砺太子吗?
这其中,难道没有制衡,甚至是担心,太子重走玄武门之变,而下意识想要打压的猜忌吗?
这些事情,若不在今时今日说清楚,挑明了,那便是李承乾不像是原身那般骄傲,比原身更能隐忍,也会示弱撒娇。
可父子间的关系,却仍旧是好不到哪去,因为究其根本,问题是出在李世民身上的。
当然,或许今日不挑明,就这般走下去,以李承乾现在的心性,多半可以忍到最后,顺利登基。
可成为皇帝,并不是他的任务,与李世民的这段难言的父子关系,那才是真正的重点。
想要让李世民后悔,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让李世民放下猜忌,对这个儿子有更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