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五也会关心后宫的事,因为两位皇子在她这里,宫中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到她。
秦锦弦在皇宫安插了眼线,风平浪静即可,若事急突然,她也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自从秦锦弦公开入赘到林家,就很少跟皇帝有来往,大部分时间都在经营自己的生意,帮助林初五一起打理梧桐集团。
为了彻底退出武器的市场,双河这边的炸药厂正式改为烟花爆竹厂,只生产烟花爆竹,不生产武器。
不仅如此,还在北方那边也开了新的分厂,一心只做生意,不问朝务。
皇帝几次派人想把秦锦弦和林初五请回京城,都被两人婉拒了。
但林初五并未安于双河,一有时间就到处跑。
有时候是做生意,有时候新建书院,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每一次出门,林初五也会带上小华儿和两位皇子,让他们一边读书,一边体验生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走走停停,转眼三年过去了,林初五打算把两位小皇子送回皇宫,至于之后是愿意继续跟着她学习,还是留在皇宫里,跟着皇帝学习帝王心术,由他们自己选择。
这一次出门,林初五罕见没有带上小华儿。
因为不想她的样貌被皇室中人看见,尤其是皇后和常妃!
在她看来,她只单纯不想两位皇子被养废,然而在这两位眼中,或许她就是夺子之仇。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让这两位知道小华儿,难免不做点什么事。
未免节外生枝,林初五没有提前送信,而是带着人悄悄的回到了京城,又突然带着人进宫。
皇帝正在跟新上任的右相商讨朝务,听闻林初五带着俩儿子回来,立即让右相先回去,明日再议。
许久不见儿子,皇后抱着太子哭得肝肠寸断,全然不顾皇后的形象。
常妃也没好到哪里去,仿佛三皇子被林初五苛待了似的,哭得死去活来。
不光林初五皱眉,就连两位皇子都觉得这两位夸张了,有这么好哭吗?
回想起来,跟在林初五的身边,除了刚开始不适应的那段时间有点难熬,其他时间,短短不到三年时间,他们都过得很快乐。
甚至回想起过去的自己,都觉得嫌弃和惋惜。
怎么那么点大的年纪就开始心理阴暗了呢?为什么同样是学习,在宫中的时候觉得又苦又难学不想学,到了双河就觉得学习很快乐,还很容易学到很多东西呢?
回到宫中,两位才意识到,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这宫中的氛围问题。
两位一致选择没有把这些告诉自己母亲,而是安慰他们,这只是为了躲避过去那段变故,如今变故已经过去了,他们可以随时回来,但他们想学习更多的东西,还想出去。
两位母亲固然可怜可悲,却是他们的母亲啊,暂时先哄着,唯有自己能力上去了,心智足够坚定,才能真正的保护两位母亲。
两位小皇子愣是把皇后和常妃哄得找不着南北,最后放心让他们再跟林初五离开皇宫,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带着俩小皇子再次离开京城,林初五却开心不起来。
太子终究要继承皇位,不能完全脱离京城,否则迟早有一天会被京城这边的势力所抛弃。
那样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林初五重新做了打算,最多再过两年,等到他心志坚定些后,一定把他送回来。
做好计划,她尽量多带两位出去走走,多看看人间疾苦,同时教他们一些罗织经上的东西。
希望他们能做到知世故而不世故。
都说三岁看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要他们现在的性格品质稳了下来,以后不会偏到哪里。
幸好两位也明白林初五的用心良苦,所有性格和展都在按照她的设计走。
两年以后,林初五和秦锦弦亲自把两位送回京城,把人交回皇帝手中,两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不管怕江山白打下来,给人家管孩子,尤其是皇帝的孩子,他们压力更大,万一出点什么差错,全家跟着玩完啊!
稳定下来,被催婚了多年的林哲希,终于把等了他多年的李子涵娶了回家。
林哲满考了探花,去大理寺任职,成为旸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大理寺少卿。
林初七依然单着,带着白四那个孩子。
孩子性格有点闷,跟小木头混久了,也开始待在实验室里,一边学习一边给小木头打下手,进步很大。
林初七和许慧心、刘思思的感情更好了,三人都是独身,带着一个孩子,没事经常凑一块儿,商量等哪天老了,可以凑一块儿养老。
林初五在双河的时候,也喜欢去参加她们的聚会,但经常因为秦锦弦跟得太紧被三人嫌弃。
久而久之,林初五也懒得往她们跟前凑,真正的好姐妹不需要时刻混在一起,但一旦谁有事,一句话的事,大家都来帮忙。
转眼小华儿五岁,到了进书院的年纪。
林初五没有刻意的早教,但在家里氛围的耳濡目染下,她三岁就认识很多字,五岁的时候,已经能背下三字经和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