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惹怒了大宗师,万一把这位七八十岁的大昊文坛领袖给气死了,那其他六国可就要看笑话了。
“哦?既然如此,那朕倒是有些好奇了。”
“老三,大宗师对你颇有好感?”
文昌帝闻言也没有责怪,反而是目光看向三皇子沈术。
“儿臣不敢,只是大宗师曾看过儿臣写的《劝农书》。”
三皇子沈术也没有正面回答,反而是说出自己写过的一篇文章。
听到这话,大殿内所有人都暗自点头,就连文昌帝都不由得高看一眼自己的三皇子。
虽说大昊以农立国,甚至太祖也曾言皇子皇孙要知耕种之事,但过了上百年谁还会在乎这些?
“三皇子大义!”
“臣闻君爱民则国家昌,我大昊有三皇子,当真是天下之福!”
“三皇子为民请命,我等敬佩至极!”
只见一位位文官们纷纷俯下身子,脸上都露出了赞赏之色。
对他们来说,文昌帝虽然重视文官,但却也只是扭转了过去大昊武强文弱的局面,但若是三皇子上位,他们文官定然可以慢慢掌控整个朝廷,再无那些武夫说话的分!
看到这一幕,沈时不由得微微皱眉。
虽然他知道文昌帝不会轻易将诗会交给其他人负责,但若是让沈术来当自己的副手,他沈时也没有办法拒绝,只是即便如此对自己来说也非常被动。
想到这,沈时目光看向大臣们,发现除了六部尚书之外,剩下的人此刻都匍匐在地。
“看这样子,是打算给陛下施压,以此来让老三插一手了。”
沈时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之色,眼神却不由地落在了礼部尚书郑秋明身上。
对上沈时的眼神,郑秋明赶忙想转移视线。
他都已经做好准备了,等女儿郑茵和吏部侍郎黄文中的儿子黄泽成婚,他便辞官归乡隐居田园了。
但又想到昨日太子殿下的那首诗,郑秋明不由得动摇了。
太子已经转性,难道就不能给他一个机会?甚至大宗师都因为那首悯农而准备上书陛下,自己就算再想辞官,也要为天下苍生所考虑吧。
他郑秋明也寒门子弟,在家中也是一边耕种一边读书,最后才有了如此成就。
自己尚且如此,那其他家境不如他的农户呢?岂不是累死、饿死的更多!
想到这,郑秋明不知道为何自己大脑突然一热,整个人直接走上前去。
“臣郑秋明恳奏陛下,召文坛大宗师上殿一叙!”
这话说出口,郑秋明便后悔得直呲牙。
虽然自己是为天下农户考虑,但是在其他人眼中,说不定自己就已经是太子党了!
而事实上他站出来后,不仅百官们脸上都有些惊愕,就连文昌帝和沈时都瞪大了眼睛。
这个郑秋明,竟然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挺太子了!
沈时一时之间搞不清楚什么情况,按道理来说自己的人格魅力还没有这么大吧?
但文昌帝却反应了过来,立刻微笑着看向身边的大太监:
“郑爱卿所言不错,大宗师是否喜爱老三,你我都说不准。”
“福顺,你去将大宗师给朕请来,也好让朕看一看老三写的《劝农书》!”
“遵旨。”
说罢,福顺便赶忙叫人出宫迎接大宗师,只留下目瞪口呆的众人在大殿内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