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弯曲刚度是EI,每单位长度承受的载荷为P,而梁的另一端连接着弹簧,其刚度为K。
现在,需要通过四个节点来建立梁响应的有限差分方程。
这次,学生们没有立即给出答案。
从他们的眼神中,刘远博能看出来他们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
过了一会儿,之前回答问题的学生带着疑问开口:“刘老师,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它们……”
刘远博意识到自己也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清楚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个问题可以视为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基础。”他的解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但是,老师,您以前说过飞机飞行的理论基础是牛顿第三定律,可人类直到1903年才造出第一架飞机。”
另一位学生提出了异议,语气里透着一丝不满。
“你说得没错。”
刘远博思考了几秒后,拍拍旁边学生的肩膀说:“好了,你们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吧。”
说完,他离开了实验室,留下三个一脸茫然的学生。
实际上,他提出的是一个力学中的基本线性分析问题。
如果给学生们更多时间,他们应该能够解决它。
然而,他们的反应表明,对于初学者而言,将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并非易事。
这证明了许宁关于教材结构设计的观点是正确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
前三章的内容绝非可有可无,它们是理解后续研究的基石。
大学课堂节奏快,信息量大,留给学生消化的时间很少。
如果课本内容也简略难懂,学生很容易在某个点上卡住,进而跟不上老师的讲解。
这种情况被戏称为“低头捡笔,抬头已是天书”。
许宁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对这种困境感同身受,因此他编写的教材更能切中要害,帮助同学克服学习中的障碍。
刘远博教授对此深有体会,他原本打算把基础章节交给研究生完成,但看到许宁的作品后改变了主意。
他意识到,这位年轻学者不仅在学术上有潜力,在教育改革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于是,刘远博决定亲自参与到教材编写中,提前体验和学习许宁的教学理念。
与此同时,许宁正计划先独自搭建书籍框架,以便让合作者更容易理解他的构思,减少后期修改的工作量。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天晚上他接到了丁志恒主任突如其来的电话,要求他立即准备返回京城处理更为紧迫的事宜。
“小许,你得马上准备好东西,我们明天上午就要启程回京。”丁主任在电话那头说道。
“可是这里的谈判还没有结束呀。”许宁不解地回应。
“关键问题已经大致解决,而京城那边的事情更需要你的参与。”
丁主任没有详细说明具体原因,但从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事情的紧急性。
许宁一接到电话就本能地以为又有技术难题等着他解决。
“行,我这就准备。你能提前说说是哪方面的事吗?这样我好先做点准备。”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