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许宁拍了拍科伦坡的肩膀,试图安慰这位明显紧张的外国同事。
“为了表达对你们的祝福,我亲自送你们到飞机上。”
“这架飞机也换了新的翅膀吗?”
随着他们逐渐接近飞机,经验丰富的科伦坡一眼就注意到了新舟60的不同之处。
那标志性的大展弦比机翼,配有翼梢小翼的研发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看似普通的机翼。
“没错。”
许宁解释道:“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飞行可不是轻松的事。这次更换的机翼是特别为有特殊除冰需求的客户定制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用到这么高级别的配置,不过今天你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科伦坡审视着许宁的表情,最后选择相信了他的话。
五个人在飞机舷梯处告别。
许宁和林哲彬返回指挥中心,而另外三人则登上了飞机,各自找了个位置坐下。
洛伦佐迫不及待地坐在了一位忙碌的华夏工程师旁边,准备通过外部摄像头监控机翼状况,因为机舱窗户很快就会因结冰而变得模糊不清。
科伦坡选择了靠前的位置,那里噪音和震动都较小,瓦莱特也坐到了他的身边。
当全复合材料、低噪声的四桨叶螺旋桨开始旋转时,02号原型机缓缓加速。
“客舱内的声音比我以前乘坐的ATR72安静多了。”
瓦莱特似乎有些紧张,罕见地主动开启了话题。
“确实如此,客舱环境是由我们阿古斯塔公司精心研发的,并且华夏团队还优化了螺旋桨叶片形状,进一步降低了噪音。”
科伦坡向身边的瓦莱特解释道。
就在交谈间,所有人感受到了一阵轻微的超重感——飞机已经起飞!
由于这次测试是人为创造条件,因此无需像之前那样费力寻找合适的结冰环境,而是直接飞往预定空域进行实验。
不久之后,科伦坡透过舷窗看到了前方低速平飞的轰6AIT,作为枫叶国人,这样的场面对他来说既新鲜又充满科技的魅力。
试验即将开始,他知道舷窗将不再显示外部景象。犹豫了一下,他决定不能完全置身事外,便和瓦莱特一起移到了洛伦佐座位的后方。
从这里,他们能够看到笔记本屏幕上的内容。
屏幕上呈现的是六个分割的画面,科伦坡一眼就认出了这些画面:
最上方两个显示的是机翼前缘除冰装置上冰层厚度的测量尺;
中间两个则是两侧主翼的整体状况;
下方两个关注着平尾前缘的除冰装置及翼尖。显然,飞机外部配置了六个摄像头,专门监控这些关键部位。
“他们对自己的预测真有这么大的把握?”
科伦坡看着这清晰得令人惊讶的画面,心里暗自嘀咕。
既然选择了登上这架飞机,就意味着他对许宁研发的防除冰系统有一定的信任。
不过,要精确预估结冰位置和形态,这简直像是用一把大刀做精细雕刻,难度远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