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主任来了。
老主任留下的干部班子,李文斌自然不会重用。
两世为人的陆远,十分了解李文斌这个人的人生轨迹。
1975年。
李文斌从市里实权单位的科长,被下派到公社担任第一主任。
没过多久。
当地开始传李文斌犯了错误,被发配到鸟不拉屎的红光公社。
这辈子算是完蛋。
时间来到1979年。
李文斌直接从公社主任,变成了县府一把手。
几十年后,陆远成为巨富,带着大量资金回家乡投资。
接待他的省里一把手。
赫然是李文斌。
事后,陆远从接待人员口中得知。
李文斌当年是主动申请下放,准备来农村大干一场。
提前获知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副业等政策精神。
先一步下来布局。
一步步地厚积薄发。
名义上。
李文斌是下乡实地调查,了解各村,各公社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实则是挖掘可用之人,组建他的管理班底。
李文斌是改革急先锋,出了名的激进。
省内的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家国企改制单位,引进的各类外资和外商,都能看到他的声音。
下面的人越能干,李文斌越喜欢。
至于德行什么的。
全都要退到能力之后。
“我跟陆山林同志了解了一些你的个人情况。”
李文斌笑了笑。
“初中文化,干活卖力,不争不抢,老百姓对你的口碑非常不错。”
“像小陆这样的优秀青年,竟然不是组织成员,村长陆山林同志可要负主要责任。”
“李主任教训的是,我检讨。”
陆山林连连赔笑。
领导就是领导。
埋头苦干,闷声吃亏到了李文斌嘴里。
赫然成了干活卖力,不争不抢的优秀事迹。
“这次下来让我发现了很多以前待在办公室,看不到的实际问题。”
“农村的组织成员数量太少了,不是念过书,出生在城市的年轻人,就一定比贫下中农更加优秀。”
“另外,工农兵大学推荐名额这件事情,同样存在问题。”
“这些年被村里,生产队推荐到公社,经由公社报上去的工农兵大学生,城里知青占了足足八成,这像什么话!”
“贫下中农的子女,乃至于本人,难道就不能上大学,成为大学生吗?”
“我看陆远同志的妹妹,陆月同志就不差嘛,读过初中,年纪也不大,是一块可造之材。”
李文斌点评道。
“自从治保主任一职出现,长期以来都是村长和生产队长兼任,这样不好,不但容易引起非议,更容易引发一系列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事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