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成点头表示赞同。
一切准备就绪后,清晨辰时,村民们抬着崭新的神像,满心欢喜地向城隍庙进发。
随着一阵热闹的鞭炮声,村中最年长的几位老人和李田成进入庙内,摆上了瓜果鲜肉等祭品,并点燃香烛。
随后,他们依照惯例掷圣杯询问城隍是否在位,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众人跪地祈求城隍迁入新神像和新神庙。
当三次掷出的圣卦都显示同意后,村民们知道得到了城隍的认可,便开始了清理工作,仔细打扫了整个城隍庙,包括旧神像也被擦拭得干干净净。
不久后,几名健壮的汉子走进庙里,恭敬地将赵伏龙的老神像抬上轿子,缓缓移出城隍庙。
鞭炮声再次响起,锣鼓齐鸣,抬着神像的队伍开始移动,村民们紧跟其后。
新旧神像一前一后,在村子中开始了庄严而缓慢的游行。
刘家村的村民也参与其中,除了那些守护新神像的人外,几乎全村出动。
整个队伍显得热闹非凡、气势恢宏。
直到太阳高悬,接近正午时分,这支载有赵伏龙新老神像的队伍抵达了新建的城隍庙外。
这座崭新的神庙宏伟壮观,红墙绿瓦,精雕细琢,比起旧庙确实气派多了。
随着一声“吉时已到,请城隍入庙!”的呼喊,伴随着阵阵鞭炮声,众人抬着神像步入庙内。
经过迎宾殿,来到中殿,这里便是供奉神像的主要场所。
年轻力壮的汉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新神像安置于神龛之中,确保位置端正。
同时,另一队人也将旧神像放置在特别为它准备的后殿房间内。
村民们纷纷献上瓜果和鲜肉,并点燃香烛。
至此,赵伏龙迁至新庙、更换新神像的大典基本完成。
村民们跪下齐声欢呼:“恭贺神华广佑玄清大帝乔迁新居!”
是的,“神华广佑玄清大帝”,这是村民们给予他的尊号,确切地说是由古神会成员选定的。
虽然村民们并不太懂这些礼仪,但他们对这个称号十分满意,认为这才能体现他们心目中神通广大的城隍。
尽管如此,村民们还是习惯亲切地称呼他为城隍。
在这个听起来威风凛凛的新称号之下,神像右侧的玉璧上还刻有关于赵伏龙的生平事迹、诞辰等信息。
“神华广佑玄清大帝,生于元盛历辰龙年二月廿二日,当日霞光满天,天地同庆……”
面对这些夸张的赞美之词,赵伏龙感到些许尴尬。
不过他也好奇,不知村民们是如何得知他的生日的,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还是通过某种方式查证得出的,居然与他的真实出生日期相符。
他原本的生日是在辰龙年的二月廿二,不过那不是根据盛国现行的元盛年历来计算的。
赵伏龙乔迁新庙之际,村民们纷纷前来祝贺。
随后,刘家村的村民们抬着一尊神像进入了庙宇。
小小的刘家村,一百多口人全挤在了新建的玄清殿前广场上。
幸好新庙宇足够宽敞,不然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村民带来的祭品多到大供桌上都放不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