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页面恢复正常,弹出新的页面。
恭喜你,叶琳。你已同意入学国际精英学院。
请输入邮箱号:
“琳琳,分数查出来了吗?”白泽言来到了书房。
“看来,我去不了京大了。”
……
当时,京大收到国际精英学院录取叶琳的消息,当场就不愿意了,我们早早地就录取了叶琳,你说截胡就截胡了。
后来经过京大与国英的交涉,决定让叶琳同时录入京大与国英的本科学档。虽说叶琳也可以在国英读本,在京大读研,但京大并不同意,怕国英不放人,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决定。
于是叶琳在修这国英的计算机系的同时,也在修京大的生物学系,只不过之前一直在国英就读而已。
“好了,叶琳。时间差不多了,该上台了。”
“嗯。”
叶琳虽然不经常参加这种演讲,但是也不会紧张怯场的。
叶琳上台了,依旧是一身简约宽松的衣裳,戴着黑色的口罩,并没有露脸。
“各位好,我是叶琳。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神经细胞再生与基因共存。”
叶琳清冷的声音出来的时候,全场便安静了下来。一些学生是抱着懒散的态度,随意听听。毕竟叶琳同为京大的学生,而且模样很年轻,没有什么信服力。叶琳不在京大,大家在京大也没怎么听说过叶琳。
“随着信息科技与时代进步以及人文主义的发展,许多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在许多领域中,其中人们最为关心的领域之一就是医学方面。人类能否抵抗自身疾病,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
关于神经细胞方面,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由于我们人体的特殊性,每个人的细胞基因序列是不同的,所以有些神经细胞一但损坏是无法再生的。我今天所要讨论的就是如何使神经细胞的单一选择性变为适应多样性。
神经细胞的配对基因序列决定了它能否在寄体内存活,我们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是最初经过了几千年的适应,最终生存了下来,组成了人类。它也代表着每个人的独特性……”
在灯光昏暗的演讲厅里,会场的角落里,一个矜贵的男人在演讲厅的角落落座。最后一排的人寥寥无几,同是最后一排的一个男生只感觉旁边坐的男人气质不凡便多看了几眼,这不看不要紧。
“您是季学长的吧?”
旁边贵气的男人开口:“你认识我?”
男生惊喜道:“真的是你,季学长。我以前在学校的名人榜上见过您。您也来听演讲?”
“嗯。”
“您也对生物学感兴趣?”
“有些。”只是不知季瑾言说的是对什么有兴趣。
那男生还想在说些什么,季瑾言打断他:“嘘,专心听。”
那男生便不再多言。
“我曾经设想过像基因重组一样,将神经细胞拆解重组,培育出有相同序列的神经纤维,但最后这个论证失败,基因重组并不适用于神经细胞。
既然无法重组成同样的神经,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得到这样的神经呢?举个例子,在全球唯一的一家玩具制造厂中,一个独一无二样式的玩具被制造了出来,但却在出模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不小心与机器碰撞,部分损毁,成了一个残次品。那么如何重新得到一个完好的玩具呢?工人想要重新造出损坏的部位,但机器却不可能再生产出密度精度尺度完全相同的零件,再精密的仪器也会有偏差。就像“拟L”函数,无论再怎么接近那条轴,也不可能触碰到那条轴,所以它并不是“L”。
如果无法再其它的基础上新建,那么就只能再原有的基础上修复。或许有人会说,一件物品就是在它无法修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相同的代替它的另一件物品。但如何没有替代呢,没有修复所以出现了替代,正是因为修复是更难做到的,如果有了修复还会需要替代吗。如果能够修复那便一定能够替代,如果能够代替却不一定能够修复。或许人们觉得无法修复只是我们并没有找到方法,所以我们找到了另一种办法——替代。
有人会提出另一种方法,培育神经细胞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但细胞克隆无法只创造单独的组织,从它产生它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想从中的弊端各位应当也能够明白。
……
一旦神经细胞能够再生,失去光明的人能够重新长出眼球,因为意外而残缺的肢体能够长出,烧伤的皮肤能够恢复如初。医学上将不会再有“神经坏死”“神经性死亡”等名词。”
随着叶琳的发言结束,会场是一片寂静,一开始抱着散漫态度的人们却陷入了深思。
接下来是正常的提问环节,往常这个环节提问的人不会很多,但这次同学们却有一些想要问的问题。
一位男同学提问:“叶琳学姐好,“神经再生”这项技术听起来确实能给我们生物医学带来很多好处,也早就有人提起这样的假设,但目前这项技术并没有研究成功并应用。据我所知,大约三年前有一场关于这的一场实验手术,但结果不得而知,此后也没有任何的进展消息。“神经再生”这样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的事,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叶琳抬起垂下的眼眸缓缓开口:“三年前确是有过这样一场手术,并且手术的结果为——成功。”
姜括抬头看向叶琳,张开的口想说什么却又闭上,压下眼底的震惊。
“经过三年时间的沉淀,这项技术已不再是天方夜谭,并且将于不久的将来参与实际应用。”
随后又有许多好奇的同学不断的提出自己的疑惑。季瑾言本打算离开,一位男同学正在提问:“叶琳学姐,我可以追你吗?”唉,又一位无辜的男性被叶琳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