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石山战役的研究,必将会在后世被很多军事家和史学家对其进行研究。
不过说到底,板石山战役实际上我军的守军虽然不多,但这片区域相对比较狭窄,敌军一次性能够展开的兵力,最多也就三四千人。
归根结底,这实际上还是以强胜弱。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作战效率的问题。
如果说,日军每个士兵的作战效率是1,那我军以逸待劳之下的作战效率就得是最少1。3甚至1。5。
然后,在作战区域,我军的六千人能够完全施展开,而敌人却是根本没办法把所有部队一次性全都安排上去,这就导致了敌军一次性能够投入的作战能力,就是三四千士兵*1作战效率,也就是三四千的作战能力。
而我军的作战士兵则是六千人*1。31。5作战效率就等于七八千甚至更多。
这场战役,理论上讲,和之前八路军经历过的关家垴战役的情况有些类似。
只不过,这一次是我军占便宜一点就是了。
说完板石山战役以后,咱们再说说四平的情况。
此刻的辽河平原,已经全部被我军拿下了。
第39纵队负责牵制辽东半岛的日军,第38纵队则是一路向东,夺取本溪、抚顺之后,继续一路向东,向着中朝边境的方向而去。
38纵队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在鸭绿江畔构筑防线,阻击从朝鲜半岛而来的日军部队。
同时,38纵队还要配合39纵队的部队,对南满地区的日伪军势力进行清扫。
除此之外,整个东北挺进军部队,除了34纵队之外,剩余部队全部北上,前往四平方向,以支援四平方向的作战。
至于34纵队,则是协助后续跟进的干部队伍和民兵组织,对辽东工业区的情况进行梳理,并且接管这些地区。
由此,东北挺进军部队,就只剩下23纵队、24纵队、25纵队、26纵队、28纵队、29纵队,33纵队,以上七个纵队,总兵力大约24万人。
而这些部队,便是和日军关东军主力部队于四平进行决战的部队了。
当然了,除了这些纵队以外,华北野战军方面,还派出了炮兵师、装甲师、防空师和空军师这四个师一级部队协助作战。
当所有部队到位后,整个四平城外的我军数量将会达到29万人。
如此,也就具备了和日军主力部队决战的能力了。
而日军方面,自然也是发现了我军大部队正在北上的消息,再一次加快了开拓团人员的招募,将其组建为丁种师团的部队,加入到四平前线所在。
此刻的四平城,简直就是一个火药桶,敌我双方在这里聚集了总计超过五十万兵力。
而四平战役的结果,也将决定着整个东北的未来。
从7月13日下午的小规模冲突,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了大规模的交战了。
7月19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仅仅一天时间,敌我双方加起来,飞机出动了上千架次,炮弹打出去了超过二十万发。
整个四平的周边各地,全都在发生着战斗。
而就在这天的上午十一点许,36纵队和37纵队抵达锦州。
张浩随即下达命令,接下来两个纵队的部队进入静默,电台只接收命令,不发送电报,隐蔽绕路,到四平至长春之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