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大春坐在小板凳上,两只手托着腮,听得那叫一个认真。
洛言一边画图纸一边说,没有注意到米大春的眉头越锁越紧。
最后米大春干脆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你干什么?这计划不好?”洛言终于现米大春的异常。
米大春粗着嗓子说:“不好,一点都不好。”
洛言索性放下纸笔,虚心地问道:“你说说哪里不好?”
米大春站起身来,走回窗前,思考着怎么开口。
“少夫人,我是个粗人。可能是我不懂你的想法,反正让我花钱跑大老远来体会农村生活,我觉得没啥意思。”米大春有什么说什么。
“那你觉得什么能吸引你呢?”洛言问道。
米大春嘿嘿一笑,“有小曲儿啊、有姑娘啊,至少能吸引像林公子那种公子哥,他们有文化,就爱弄这些。”
洛言陷入沉思,米大春的话的确有道理。
这个时代还是农业社会,跟现代社会向往田园生活、远离钢筋水泥的想法还不一样。
这里的人还是喜欢附庸风雅那些,而且这些公子哥才是消费的主力。
她对米大春刮目相看,这个糙汉子还是很有头脑的,一下子就抓住洛言计划中的漏洞。
洛言也马上做出改变,不做农家乐了,要把湖边打造成让才子佳人吟诗作对、对酒当歌的高雅会所。
要让这些文雅之士诗兴大、流连忘返,杜康则是必不可少的。
洛言打算做些自酿酒,成为会所的特色之一。
她又开始做民意调查,追着福伯、江老爹等人,问他们喝过的最好的酒是什么样的。
答案无非是什么陈酿啊、纯粮食的啊,反正不是洛言想找的。
林夫人坐在回廊乘凉,听见他们的谈话。
林夫人开口说道:“要说最好喝的,应数桂花酿。”
洛言一听,赶紧跑过来,央求婆婆详细说说。
林夫人眼睛看向远方,好像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之中:“一打开瓶塞,花香混着酒香扑鼻而来,入口甘甜,香醇四溢,喝完之后口有余香,还有回甘。”
她的脸上出现了恬静的微笑,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洛言听得心痒痒:“婆婆,你知道哪儿能买到吗?”
林夫人从回忆中抽身出来,边摇头边叹气:“咱们这边连桂花都没有,怎么会有桂花酒呢。”
洛言大失所望,说得这么热闹,结果买不到。
不过她又想到了大神万云,他一定有办法。
下一次她去安平镇的时候,顺便去了万里商行。
洛言把货单交给掌柜,他却笑了:“林少夫人,这酒我家就有,三公子买回来的,老爷不爱喝,就一直放在那儿了,你若喜欢,我叫人装上你的马车吧。”
这不是巧了吗,洛言十分开心。
掌柜又说了:“我听说,江南那边还有很多花香的酒,要不要订购一些不同的酒尝一尝呢?”
洛言豪气地说:“订!有什么花香的酒啊、特殊味道的酒啊,我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