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行宫,回到自己府邸的冯盎眉头微皱。
他虽然身居高位,在岭南更是如同土皇帝一般的存在,但远离大唐的权力中枢,对很多事物的了解还真就不如长孙无忌这些家伙。
就好比刚刚他们提到的慕容戈,这名字他都是第一次听闻,能有什么见解?
“阿耶,今日陛下可有定下南征的具体策略?”就在这时,冯智戴听闻冯盎回来后,走了进来。
这次李二南征,倒是将他给带了过来。
倒不是说他看上了冯智戴的才能,不过是这么多年,冯智戴如同质子一般久居长安,倒也算本分。
加之之前,这家伙能在士族的拉拢中坚守本心,所以这次南征,他也就顺带将其带了过来,不说衣锦还乡,好歹也让他们父子相聚一番。
听到冯智戴的这话,冯盎不答反问道:“你在长安这么多年,对慕容戈可有了解?”
“慕容戈?”冯智戴闻言,微微有些愣神,他也不知道自家阿耶怎么就突然问起了慕容戈,“知道这人,听说是慕容伏允的小儿子,当年赵王李元景图谋吐谷浑的时候,慕容伏允为了给吐谷浑留一条根,便将他这个从未露过面的小儿子放在了龟兹部。
还别说,真就因此捡了条命,若非龟兹王那家伙自己蹦跶出来,还真没人知道慕容伏允还有这么一个小儿子。
当然,也有人说,这慕容戈压根就不什么慕容伏允的小儿子,不过是龟兹王想复国,这才造出了这么一个人罢了。
可冯智戴闻言却是一愣,道:“孩儿在家书中有提过啊?”
当然,他卢家对此倒是乐见其成,甚至有成人之美的意思。
“哈哈……”冯盎闻言笑道,“姑且不说我们这位陛下在不在乎名声,你也不看看,陛下为何带着郑国公南征?要知道,就他当时在大殿之上的那番言论,不说抄家灭族,一条白绫少不了吧?结果呢?
不就是以带罪之身,随军出征了?
“这么重要的消息,你怎么没写信告诉为父?”听到冯智戴对这个慕容戈还算了解,冯盎当即就有些愠怒。
他说的其兄自然是卢正卿。
如果说,李承乾这会儿愿意放弃大明,回大唐老老实实的坐镇东宫,李恪敢对那个位置有任何心思,第一个将李恪骂得狗血淋头的一定是他。
真正执子的人是他的父皇和皇兄。
这几乎是每一个唐朝官员的想法。
一听慕容戈居然潜入了大明,他也是有些不敢置信。
此人名为崔沪,大理寺少卿,也是如今崔家在长安的代言人。
他是巴不得李恪现在就命大军突袭日月山,反正都将李承乾得罪死了,那这时候最好的结果就是弄死李承乾。
权万纪闻言,也点了点头,他倒是赞成如此,毕竟他是传统的读书人:“殿下,不妨让老夫亲自出使大赵王廷,顺道老夫也想弄清楚慕容戈有什么后手,敢在这个时候潜入大明。”
但他的性格就是如此,迟迟拿不定一个具体的方案下来。
这说明自己的家书,要么被人截了,要么就是被人调包了。
可权万纪怎能不恼?
事实就是如此,也一直都是如此。
如今他最信任的人,莫过于权万纪了。
魏公啊,终究是为陛下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确实如此。”卢正举笑道,“旁的事儿,可能使唤不动这位郡王,但事关国体,倒是一个机会。”
记住,我们冯家早已不是什么皇族,嫡长子的制度是不会坏的。
如今,他敢这么做,摆明了就是看殿下好欺负,身后又有大明撑腰,故意为之!
谁,谁会截留自己的家书?
冯盎这会儿显然也反应了过来,当下干笑道:“算了,不说这个了,这慕容戈左右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
对于李孝恭,他是不抱任何幻想的。
“殿下,大明此举我们要是不做出回应,定会让其得寸进尺,这时候,该出手了!”郑旭在一旁劝解道。
有些时候,为了家族的传承,他们是真的什么都做得出来。
“阿耶的意思是,魏公之前的做法反而成全了陛下?”冯智戴也不是傻子,这会儿听其父这般说法,当下也反应了过来,“在陛下南征之前将那层窗户纸捅破,反而将陛下摘了出去?”
当然,他们其实也有些不好意思,在任何一个唐朝官员的眼中,大明王廷虽然暂时称之为大明,但终究只是暂时,那里必将是大唐的土地。
只是有些人等待着那位回长安,登临大宝,届时唐明统一。
到现在,为父也看不透魏公当初在太极殿上的那番言论到底是心向陛下,破釜沉舟,还是心向那位以身为棋。”
一个小小的慕容戈,还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