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
真的头疼!
游健道:“江南等地没有种朝廷推广的红薯玉黍?”
王承恩:“江南一带多种植水稻,大概是觉得水稻比朝廷推广种植的红薯玉黍好。”
“行吧。朕知道了。”
游健将有关江南一带旱情的折子重新找出来。
“江南一带已经连续几月没有下雨,土地干裂,种植的作物已然全部枯死。很多百姓已经离开家乡,外出逃荒。”
说到这儿,游健忍不住幽幽一叹。
很多时候,逃荒代表着乱的开始。因为逃荒路上,什么事情都可能生。
找不到食物饿到极致的时候易子相食,或者落草为寇,祸害相邻。运气好的话,逃荒到了目的地,一家子都全须全尾。运气不好,一家子总是要消失几个人。
这就是人性!
历来上位者,挺不喜欢大灾难生后出现的逃荒现象。
游健也不喜欢,觉得老天爷简直不要脸。为了推自己选定的气运之子成为华夏新的主人,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哪怕游健其实心里清楚,之所以会出现旱情。和小冰川时代即将降临,所导致的极端气候变化。
不止冬日酷寒,甚至夏天都有可能下雪下冰雹。但并不妨碍游健将老天爷骂个爽。
凭什么呢!
游健心情级不爽。凭什么他一个穿越人士,要作为末代皇帝,将江山拱手让给关外的野猪皮。
即便现在的大明依然破破烂烂,游健也要坚持不懈的修修补补。
“还是先通知江南一带知府县令,让他们不要阻拦逃荒百姓,随意他们逃荒到哪个地方安家落户都行。”
“万岁爷仁慈。”
游健摆手,“朕不是仁慈,朕只是做朕该做的。”
“希望有用吧。”游健又道。“对了,再下一个命令。官府安排种植的玉黍等作物,不许百姓按照自己的思维随意种植。”
水稻直到后世,还是华夏人最主要的主食之一,可现在,再小冰川时代的阴影下,气候变化无常。
就连满清入关,到康乾时期,百姓赖以为生的主食,也是红薯等物。红薯玉黍土豆之类的作物不怎么挑土地,其中土豆更是耐寒。
为什么游健让朝廷推广红薯玉黍等作物,就是想着红薯玉黍土豆等作物高产,最起码和水稻、小麦相比,高产极了,如果种植它们,那么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会多很多,结果
真心操蛋!
即使知晓这是百姓偷偷的行为,但游健依然觉得地方官员们有些不作为,且还有点儿阳奉阴违。
真以为天高皇帝远,他这个一国之君就拿他们没办法?
“该死!”
游健将杀意收敛,又道。“现在补救还来得及,让户部还有兵部的人盯紧了生旱情的地区。朕不希望爆了大规模的动乱,遮掩不住后,朕才知晓情况。”
到那个时候,谈什么都迟了。
爆动乱,镇压不镇压?
镇压吧,简单来讲原因,还是官逼民反的原因!可即使再讲原因,左右也是造反,所以呢
为了社会的安稳,有时候只能镇压。至于招安什么的,游健会考虑,但是明末的农民起义,大大小小的爆了数百起,很多都是被招安,然后一有不对马上又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