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三倍体海蛎和鲍鱼,这是一片海水养殖场。”
“海产品的养殖方式有多种,有的是在池塘里,也就是水池养殖、有的是滩涂浅海堤围,有的是在网箱里,也就是浅海网箱养殖,还有的就是我们这种,利用海面的浮标挂笼养殖。”
“这些笼子里的就是三倍体海蛎和鲍鱼。”
“这片海域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纯天然无污染,所以海产品生长得特别肥美。”
“我们基本上从小就吃这些海鲜,自家养的,吃得也放心。”
陈寻向网友们介绍着家乡的情况。
同时陈寻走近其中一个养殖场,只见网箱里密密麻麻地养着鲍鱼。
这些鲍鱼大小不一,有的壳面光滑如镜,呈现出深褐色或墨绿色,散发着一种天然的光泽;有的则布满了各种斑点和花纹。
它们在水中缓缓蠕动,偶尔张开壳口,露出里面肥美的肉质。
陈寻伸手轻轻触摸了一下网箱,感受到了那种来自海洋的生冷和湿润。
听到他的话,网友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海蛎和鲍鱼还能这么养出来。
居然是在生态环境这么好的海面进行养殖。
靠海吃海,渔村的人们依靠海洋生活,没有大片的土地,就在海上养殖海产品。
这也是海洋民族的独特智慧。
【主播,这的海蛎和鲍鱼能买吗?我想买一些!】
【快上链接,我要买!】
【赶紧上链接吧,我买还不行吗?】
【你的带货方式真高级,我就喜欢这种有故事的。】
网友们纷纷留言。
看到弹幕,陈寻有些无奈地笑了。
“我不带货,今天就是带大家在海上逛逛。”
“而且我们这养殖场的海产品,都是批量卖给批发商,不单卖的,除了出海捕鱼的渔获会在集市卖。”
“大家想买也买不到。”
网友们听到他这么说,都愣住了。
不卖货?
你来到海水养殖场,展示村子里优质的海产品,居然不带货?
就让我们看看?
这么有个性吗?
这时,陈寻又说道:
“我的直播主要以海洋文化和渔村生活为主,不会带货的。”
“大家喜欢就好,可以关注一波。”
听到陈寻这么说,不少网友觉得新奇,同时对他的直播内容也更加喜欢。
这主播有个性。
海面养殖的场景总是让人新奇。
很多人从没见过这种场面,第一次看到就会觉得还挺有趣的。
毕竟内陆人居多见过的还是淡水养殖的。
陈寻也知道这一点。
对渔民来说,海水养殖场已经平平无奇,习以为常,但还有很多人却从来没见到过这样的养殖场。
直播的意义也在于此。
看着海面上整齐排列的浮标和养殖笼,还有在海上劳作的渔民们,场面总是让人感到温馨而新奇。
许多人内心深处都怀揣着对海洋的憧憬,虽然不一定渴望在海边生活,但看到碧波荡漾的海面、忙碌的渔民、慵懒自在的猫咪,便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放松。
因此,这样的直播总能吸引大量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