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环安镇林家村,记录在册的是一千三百一十四亩地。
这是前两年前底下交上来的数据,如今可能有所变动——有些人家子孙多了,存够银子了,会买荒地进行开荒,如此数值自是有所变动,但按照以往数据来看,增也增不到哪儿去,毕竟一亩荒地好些银两,也不便宜。
一千三百一十四亩,听着似乎极为庞大。
可林家村共计一百多户人家,一千三百一十四亩田地,平均分下去,一户其实也不过八九亩。
可一户人家多少口人?
往低了算,是七八来个,这是家里兄弟少的,多的话,那光是孩子就是一串串。
村里少有独子,最少都是两个孩子往上走。
八九亩地再平摊到人头上,一人顶了天就一亩多。
一亩多地一年能收多少粮食?布、油、盐、这些银子哪里来?就是靠卖粮换来的。
两亩地收上来的粮食,原本就不够吃,还得卖些换银子……
往年南部交上来的税,是让人看了都觉磕碜。
真真是穷死人饿死人。
但没法子啊!
南部山多,老百姓靠地头吃饭过活,地少,自是要受穷受饿。
直到套种出现推广下去,岭南那边好些了,这几年没怎么饿死人了。
可也只是好一点。
因为有些地方,并不适合套种。
但如今……有出路了。
真真是有出路了。
要是这梯田真能做出来,那一千九百多亩地,平摊到各户上,那一户能多将近十五亩地,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家家户户土地翻一翻。
之前是一户十亩堪堪饿不死,未能图得温饱。
那若是再来十五亩呢?
那家家户户在能保证温饱的基础上,还能有余粮了。
白子豪看大家高兴,不得不先泼冷水。
这梯田,可不是哪儿都能搞的。
“老夫在位四十三年,之前在户部做过十三年,往年冬季下头总有折子往京城递,淮州宁平镇和平村死人了,五个,和柳村八个,和谷村七个,和安村四个……光是一个镇一个冬天就死了二百三十多人,而北部各洲从没死过那么多人。”丘大人眼是红的,声是颤的:
“咋的北边没死那么多人,就偏的南边死?是因为咋大周南边穷,那儿的老百姓冬季不仅要挨饿,还要受冻,染了寒,没得银子,多数是熬啊熬,可往往都是没能熬得过冬季就走了。”
“这梯田虽不是哪儿都能搞,但只要能竭尽全力,让一个地方,哪怕只是一个镇的百姓能吃饱饭,老夫就觉满足了。”
他们在京城,虽是没下到地方去,可年年底下传回京的那些数据那些税收,他们就知道老百姓好不好过。
但没有办法。
年轻无知的小辈可能会来一句,没田,那不懂买吗?
有了田有了地,还能饿死?
但一亩荒地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