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郑和的命令,整个明军舰队的左侧和右侧,立马开始了变阵,从上看,明军就仿佛是张开了一对翅膀的大雁一般。
这种阵型显然代表着明军的警戒程度极高,而且对两侧可能有埋伏做出了针对性的布置,似乎明军的战船,早已经准备在了这里,为的就是等待陈祖义手下海盗的到来。
这一幕被陈祖义收归眼中,但却是没有丝毫惧意,反而冷笑连连。
旧港的特殊形,并非是他唯一指望的制胜武器。
作为一名老资格的海盗头目,陈祖义非常清楚,任何海战的胜利,除了需要强大的实力之外,更要有着足够的智慧和胆魄。
在陈祖义看来,明军之所以看起来骇人,完全凭借的就是众多的人数和强大的武器装备,可这些并非是最关键的事情。
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把战场局势搅浑、搅乱,只有打乱战,他才有胜算。
而在这个时代,对于如何乱战,跟正规的水师比海盗是占据优势的,因为他们拥有着更丰富的作战经验,而像是明军这样刚组建的远洋水师,却缺乏这种必要的经验,别看现在排的阵型挺好看,真打起来,那就不一定是怎么回事了。
但不管怎么说,陈祖义肯定是不会坐视明军完全展开阵型的,而明军现在也只能说是大半部分驶入了旧港湾,虽然跟他预想的完美情况不相符,但陈祖义还是果断抓住战机,下达了命令。
随着旧港湾两侧山上锣鼓齐鸣,很快,在旧港港口正在列队欢迎的百姓,就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如同蝗虫群一般的小船,从旧港湾两侧隐蔽的海湾、海岬蜂拥驶出,以极快的度黑压压遮蔽了海湾。
而明军的应对方式,也并没有出乎陈祖义的预料。
雁翅阵的末端,最靠近海岬的明军舰船,看到小船驶来,纷纷开始释放固定在船舷两侧的强弩。
弩在海战中,作为远程武器,比弓更加实用,应用范围也更广,杀伤力也更强。
果不其然,随着强弩的射,蜂拥而出的海盗船马上就产生了伤亡。
如果是正经的战船,那么在海面上,强弩的射程也没有多远,加之甲板、船舷坚固异常,弩箭很难对船体造成什么伤害,只能射杀人员。
而面对这些商船、运输船,强弩的毁伤效果则更明显一些,可终究是有限的。
因此,海战中,明军只能靠着战船高大坚固的优势,来克制海盗的船只数量,可是海盗也不是吃素的。
陈祖义亲手操练过这些海盗,训练他们如何以小博大,因此陈祖义对此有着充足的信心。
至于陈祖义的战术,说穿了也简单,那就是靠人命去堆。
就像是集群冲锋足以冲破箭雨阻隔一样,只要海盗船数量足够,行动的够迅捷,那就能够突破明军的远程火力。
而最外围的明军在战术上看起来也并没有出乎陈祖义的预料,他们不断转向、提高自己的度,尽可能保持距离,然后用强弩骚扰海盗,以此来拖延海盗船集群进入港湾的步伐。
然而这注定是劳而无功的,这种手段,对于数量庞大的海盗船来说,只能给他们带来一些轻微伤害,甚至连阻碍都谈不上。不过这种手段对于普通的海盗而言,确实是致命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射杀在甲板上。
随着距离的靠近,在这样的情况下,海盗们果然不再犹豫了,一艘海盗船的船长当机立断挥动弯刀,率先大喊道:“兄弟们,接舷!”
“冲!”
“杀光他们!”
看到这些一见到战利品就上头了的手下不听命令,负责指挥的海盗头子也有些无可奈何,只得顺水推舟道。
“传我命令,让船上的人接舷作战,先解决明军外围的战船,再慢慢收拾里面的明国水师!”
随着海盗头子下达了命令,而周围的船只便纷纷行动了起来,有些则是改变了原有的航向,绕到了明军船队的两边。
剩余的海盗船,继续如同潮水一般,漫过这些明军最外围的“礁石”,向明军舰队内部冲去,试图把明军舰队的阵型彻底搅乱。
海盗们兴奋不已,他们早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攻占这些高大的军舰,好好洗劫一番上面的财富了,但他们似乎忘记了明军舰队,不是他们平时打劫的商船。
“砰!砰砰。”
当海盗们刚刚从两翼后方进入明军雁翅阵,就立马遭遇到了迎头痛击!
明军摆开了斜阵,用一侧对准来犯的密集海盗船,而这些明军军舰上面都安装着不少的火炮,一轮齐射,就是上百颗炮弹砸了下来,顿时打死打伤了无数海盗,惨叫声和呻吟声连绵不绝,场景凄惨至极。
而海盗们也没想到明军的火器会如此犀利,但这些海盗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还是坚持着驾船继续冲锋,他们很清楚,只要能够靠近明军军舰,那么就能够逆转局势,获得足够下半辈子不愁吃喝的财富。明军携带了大量的商品和货币,这一点已经被渲染到了无可复加的步。
在付出了惨重的损失后,他们还是坚持冲锋着。
可是这些海盗却惊讶的现,这时,明军的火炮又一次开始轰鸣了起来,而这种轰鸣声,跟之前的小炮就不一样了。
这是明军将近二十艘一千五百料和两千料级别主力舰的舰主炮所出的惊咆哮!
一排排巨大的炮弹呼啸而下,狠狠砸进了海盗的战船之中,顿时把单薄的船只砸毁了大半,残骸和桅杆纷纷坠落,海浪滔,掀起了漫的海浪。
“噗嗤!噗嗤!……”
无数海盗纷纷倒身亡,鲜血染红了海面。
在巨舰大炮时代,海战,本就是以火炮口径和装甲厚度为基础的,在任何世界,都是永恒不变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