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是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从钱榆县回去,得先坐两三个小时的大巴车到康梓街上,再走两个小时山路才能到家。
周三,恰逢康梓乡六天一轮的赶集。每周一次的赶集,是康梓乡的人们必不可少的一次重要出门机会。
赶集这天,平时爱出门、不爱出门的,老早就起床收拾。
吃完早饭,约上相熟的人,背上背篓,一起赶集。
背篓是用来装东西的,去的时候,里面装家里多余的东西。东西品种不限,可以是玉米土豆,也可以是家养的鸡鸭鹅,背到集市上卖了换钱。
来得时候,满满一背篓,是家里需要的物品。若是家里急缺用钱,大多把自己家养的猪牛赶到街上卖掉,换钱应急。
乡下人们除了种地种田,也没别的事可做。空闲时间,没事就走家串户,话话家长里短。
冬季一过,春刚冒头,好多人家会选择买几头小猪仔养着。
主要是养年猪,养到年底杀了好过年。另外,当家里需钱应急又拿不出来,把养大的猪仔赶到集市上卖了,也能把眼前困境应对过去。
大约百八十米长的康梓街上,街头街尾摆满小摊,衣服玩具,小吃干货,应有尽有,街道两旁是康梓街上的坐家户(土话,住在这里的人家。)
南枝下车,正是赶集高峰,想在街上逛逛,找找村里赶集的人,约伴回家。
“咦,南枝,你放假了?”
刚走到乡政府门口,南枝听到有人叫她,转头四看,终于在饼干摊前看到人。
声音的主人叫南会,是南枝姐姐,村里大伯家的女儿,正在念初三,再有半年,即将中考。
为何南枝年纪小念高一,而南会年纪稍大却念初中。这就得从入学说起了,当年入学,学前班刚刚兴起,学校响应号召,要求入学孩子先念学前班,南会顺利入学,南枝撒泼打滚不愿意。
面对死活赖在地上的南枝,老师没法,管得又不严,只能让她先上一年级,等不适应再回学前班,谁知这一让,再没机会将人叫回。
四五个月没见面,见到对方,两人非常开心。
南枝笑答,“对啊,放假了,昨天考完试。”简单几句交代情况,问道:“你们放假了吗?”
“放了,昨天放的。想着赶集,多等一天,看村里哪个来赶集,一起回去。”
想法不谋而同,南枝眉眼舒展,“我也是这个想法,我爷奶来赶集吗?”
“我没遇见,应该没来。”
南会没看见,那准没来。康梓街就那么大,逛一遍,有几个熟人,一清二楚。
南枝不执着爷奶没来赶集,挽着南会胳膊,“你东西多不多?”
“不多啊,就一个书包,衣服上个星期就带回去了,你问这个干嘛?”
干嘛?当然是找免费劳动力啊。
“嘿嘿,不多的话,帮我拿几个呗。”
“不拿,不拿,重死你。”
南枝笑嘻嘻不当回事,抱着南会胳膊就是摇,“南会,你可是我姐啊,你不帮我,信不信我哭给你看!”语罢,觉得说出口的话语幼稚,又笑起来,“咯咯,好姐姐,帮帮忙。”
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嘴上说不帮忙,却不见真袖手旁观,南会便是个中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