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夫人!”
林盼儿接过月饼和信封,心情难掩喜悦。
月饼是钱家给的中秋礼,信封里装着的则是她在钱家第一个月的工钱。
虽然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挣钱,但正而八经领工钱还是第一次。
“领了工钱,你可以去找裁缝做新衣裳了。”
杜若云笑着打趣了她一句,便让她和冯慧提前下班了。
回到房间,林盼儿将月饼放床头柜上,然后打开信封,将里面的钱和票都拿出来。
工钱是35,另外有10斤粮票,5斤菜票,1斤肉票和1斤糖票。
“冯姐,你要票吗,我便宜点卖你。”
冯慧有些意外,毕竟对于她们这种农村人而言,票是很珍贵的。
“要。”
四张票,总共卖了3块钱,刚好够做衬衫的工费。
林盼儿虽然有把握能缝制出一件衬衫,但却舍不得用这么好的布练手。
第二天中秋节,钱家人要外出聚餐,冯慧和林盼儿都被放了假。
冯慧回了老家,林盼儿无家可回,带上月饼去了张晓慧学校。
今天师范学校同样放假,校门外聚齐了不少卖月饼、花灯和气球的小贩,很是热闹。
“林盼儿,真的是啊。”
林盼儿在卖气球的旁边等张晓慧时,巧遇到白叙、张明阳和邱宇三人。
张明阳和邱宇也都是三合镇人,和林盼儿是初中同学。
寒暄几句后,白叙三人离开。
走出一段距离后,张明阳同白叙开玩笑道:“她站在那么显眼的位置,该不会是特地等你的吧?”
“怕不是对你余情未了吧,哈哈!”
两人跟白叙关系极好,都知道白叙毕业时跟林盼儿表白过,还写了信。
“别乱说。”
白叙嘴上喝斥好友的口无遮拦,眼睛却忍不住回头朝林盼儿的方向张望。
跟初中那会相比,林盼儿好看了不少。
脸圆润了些,皮肤也白了些,一双杏眸明亮有神。
他初中时对林盼儿的好感,更多的是一种慕强心理。
那时的林盼儿智商高,成绩好,坚韧自律,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都让他很佩服。
哪怕时至今日,林盼儿在他心中依然是特别的存在,只是他也很清楚,林盼儿各方面都跟他差得太多了。
他明年毕业,最起码也是一个镇上公办教师。
他大姐在帮他说亲,女方是城市户口,跟他同岁,在卫校念书,舅舅是涪市第一小学的教导主任。
这门亲事要是成了,他明年毕业工作分配的事基本就稳了。
而林盼儿只有初中文化,又是农村户口,除了干些保姆和临时工之类的活,这辈子很难有别的出路。
……
林盼儿很快就等到了张晓慧。
两人先去了张晓慧光顾过的裁缝店,用杜若云给的那块布订做了一件女式衬衫。
这家店的主要客源都是师范校的学生,因此收费比市面低一些,做一件衬衫只要2块8,做出来的样式还新潮,毕竟要满足年轻女青年们的审美需求。
从裁缝店出来,林盼儿拉着张晓慧将学校门口的小摊挨个逛了个遍,惹得张晓慧打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