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不是正式称呼,各朝各代都没有这个官职。
但是能称为‘大帅’的,那地位都相当崇高,一般为地方实力派对自身的称号。
脱朝廷的官职,为一方霸主者,才可称为大帅。
诸葛哲猛然睁开疲惫的双眼,有些怀疑地看向解明:“你说的大帅,难道是。。。。。。杨忠嗣?”
解明傲然道:“正是杨帅。”
李彻一脸茫然地看向诸葛哲。
杨忠嗣,这个名字很陌生,翻遍原身的记忆也未找到。
但‘杨’这个姓氏很特殊,乃是前朝国姓。
果不其然,接下来便听见诸葛哲说:“杨忠嗣乃是前朝皇室之人,若论辈分,殿下您还要称他一声舅舅。”
李彻闻言,顿时讶然。
原身的母妃是灭国之君炀帝的妹妹,如此算来,那杨忠嗣竟是炀帝的兄弟?
“不对啊,杨家皇族都被陛下杀得差不多了,剩余的也都软禁在帝都。”李彻疑惑道,“没听说过还有炀帝的兄弟流落在外啊?”
诸葛哲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但杨忠嗣不同,他在大庆和关外都是一个不能提及的人物,殿下不知其名也正常。”
李彻诸葛哲见满脸崇敬,似乎对这位大帅颇为推崇。
以诸葛哲的人品,被他崇敬之人应该也是一个忠勇之辈。
既如此,为何又不能提及呢?
诸葛哲如数家珍般细细说来:
“他乃是前朝文帝的养子,也就是炀帝的义兄。
其生父是前朝征北将军卫焕,乃是文帝近臣,桓朝上将。
开皇十年,北胡入侵,卫焕为先锋入敌阵,身中数十箭却死战不退,最终寡不敌众战死。
前朝文帝怜其英勇,便将其子收入宫中当做亲子养大,改国姓,赐名忠嗣。
杨忠嗣和炀帝一同长大,互为玩伴,情同手足。
炀帝继位后,将其封为西域都护使,屯兵于安西都护府。
又因他作战勇猛,战功显赫,很快就名震西域。
陛下灭桓朝之时,他本欲回朝救援,奈何西域各国趁桓朝无力,在吐谷浑的带领下大举入侵安西都护府。
杨忠嗣只能奋力抵抗,虽重创了西域各国军队,但终因粮草不足,寡不敌众,只得带军撤回。
而此时陛下大军已经攻入帝都,桓朝灭亡。
杨忠嗣悲愤欲绝,欲和陛下死战到底,副将以全军性命苦苦相劝,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
又听闻陛下迁桓朝权贵世家出关外,便决心前往。
他从胡人的地盘借道而行,众多胡人部落畏惧其威名,无人敢阻拦,最终成功抵达宁古郡。”
李彻听得此人生平,心中不由得有一种不真实感。
忠良之后,一生征战,从大庆最西边打到了最北边。
如此强悍的战绩,而且都是和外族对战,足够入个武庙了,怎么可能寂寂无名呢?
诸葛哲似乎察觉到了李彻的心思,又说道:
“殿下之所以不闻其名,那是因为当今陛下曾多次派人以大将军之职劝降他。
然而,杨将军全部辞之不受,并表示他杨忠嗣生为桓朝将领,永不向大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