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子吟确定之后,立马让海瑞下公文到各地,也要将此事上报京师,让嘉靖看看才行。
皇帝可以不管下面的事情,但皇帝必须了解自己的臣子在做什么。
嘉靖可不是真的什么都不管。
。。。。。。。
多亏安南狭长,从南方到北方不需要多少时间,6子吟的命令很快在民间引起极大地反响。
童生名额都不需要上报朝廷,只需要送到布政使手中便是。
一来是大明的童生数量极大,二来是这些人连预备役的官员都算不上,登记造册也不用送往京师,直接存储在地方就行。
若有需要,朝廷自然是会将这些名单调到京师去。
前后不到半个月,各地童生,
秀才甚至举人们已经抵达升龙府。在他们知道大明即将开展补习班的时候,许多人是抗拒的。
但在公函当中,他们看到了大明直言不讳的表示此番县试效果颇为不理想,想要高中进士,便要撇开心中傲气。
最后,海瑞引用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
对此6子吟的修改意见仅仅是添加了一句话——他们经历过秋闺,你们没有。
年轻人没有不好为人师的,也没有喜欢被别人当做是学生的人。
6子吟很了解这些年轻人,他们或许不会认真学习,但他们真的想要知道大明京师,知道秋闺。
对他们来说,大明京师就是渴望之城,他们日夜渴望着来到这座城市,在这里居住,成为大明官员。
不管这些人是否情愿,他们很快便到了升龙城,在呼朋唤友当中进入地狱。
6子吟对夫子们的要求仅仅是一个,宽进严出。
任何想要学习的人都可以入内,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毕业。这对大多数人而言,无疑是一个难点。
他们来大明唯一的目的便是当官,现在要他们学习,无疑是怨声载道。
菜鸡是很难知道自己的菜的,尤其是在现学习科目当中有数学历史地理等等之后,他们
才猛地现,这些似乎不需要考,许多人便对其置之不理。
夫子们也不理会,只是按部就班的观察,挑选愿意学习的人进行传授。
大明现在科举改制刚刚开始,还没有完全分科,但专研这一块的人,也不至于没饭吃。
对历史地理或是数学感兴趣的人完全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是风口浪尖上面的猪,随便就能起飞。
直一个月后的府试开始,一部分立马回到家乡考试,另外一部分则是留在升龙城,并未回去科举。
这一次亲自出题的6子吟对结果还是不报以希望。毕竟***刚刚开始,这些人水平还是太低。
如他所想的一样,新晋的秀才们唯一的优点就是字写的不错,才学的话,他们在大明连童生都未必考得上。
好在这一次大明是准备放水到底。
百分之十五的录取几率,让整个安南都喜气洋洋的。
秀才在往上便是举人,就可以做官了。
坊间还流传着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