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笑笑,几乎是下意识的看向那些士绅:“诸位都是清化,都是黎朝的士绅,现在是我大明的士绅。既然是我大明的自己人,咱家也不说别的。”
“陛下在京师将为整个安南的秀才,举人重开一次科举,暂定在嘉靖三十一年的夏天,不知诸位是否愿意前往?今年的话,府试,乡试,一个不能少。”
“不知诸位以及亲眷,是否准备好了。”
“敢问公公,之前的举人又如何?”
黄锦笑道:“我大明现在掌控州府,各地举人档案已经拿到手。对此平西侯的意思是一切照旧,只有七月府试,十二月乡试,两个例外。过去的举人秀才童生,我大明全都认可。”
“此言当真?”
“自然!”
黄锦身侧的6子吟也是笑道:“我大明做事一向公允,现在可以接纳举人秀才童生加入我大明的教育系统,在学校担任夫子。我大明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这些老师必须会说大明官话,
在学校当中以大明官话交流。”
“即便不能中举,也能有一份不用种地,就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圣人要我等儒家子弟教化万民,正好从眼下开始。”
“此番科举取士,我大明会从中挑选人才。更会从安南行省挑选有才之人,入京师授官。”
他侃侃而谈,对草原大明自然不会搞这些,倒不是不想,而是草原根本没有几个文人,没有基础。
在朝鲜以及安南,大明做的事情却是一样的,拉拢一部分本地人。
拉一派打一派,再用战争的方式将一部分人的权利彻底剥夺。
6子吟将这一套玩得十分娴熟,他每一次动手,都像是动手术一样,精细的手段,轻松将安南的毛病剥除。
现在他所欠缺的仅仅是时间,大明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让安南本地人为主的军队成为精锐。
只有足够时间,军队才能上战场,将本地盘根错节的势力彻底降服。
大明现在控制的仅仅是安南的一部分,广大的乡下,以及城镇,大明正在逐步掌控当中。
在此期间,6子吟准备拉拢自己眼前的这些人。
“敢问总督大人,有才如何断定?”
6子吟见说,笑道:“才干自然是考学考出来的,介
时内阁会在陛下授意下出题,佼佼者可以出任知府,甚至右布政使。稍差一些的,也能担任县令主簿,或是授官后,去教学,或是留在六部。”
“敢问总督大人,这一名额,可有定额?”
6子吟自然是摇头:“名额是以人才论定的,不瞒诸位,我大明这些年扩张极快,不断设立府县,又有礼部之下的庞大教育体系,需要的官员老师更多。”
“虽说我大明府县的学校都是举人秀才童生担任夫子,但在行省这一级别,却是需要同进士,甚至进士出身的大明官员担任夫子,为我大明更好的培养人才。”
“教育体系当中,官员虽不是地方官,实权不如县令知府,但也有品级,俸禄对等同等级官员。”
“若是教书育人做的不错,还能担任各行省国子监的校长,甚至前往两京,进入礼部。”
在场众人早就听得心中火热,他们何尝不想要一条出路。
现在路送到自己面前,他们惶恐之余,心中倒是多了一些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