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从北向南在升龙城登6的时候,满城百姓都沸腾了。无数百姓早早地便知道大明有平西侯,他们在往日的生活当中,多跟6子吟的新军一系打交道。
之前临时运输通道,便是新军雇佣百姓,在修筑驿站的时候,获得了百姓认可。
新军跟大明,事实上已经变成两种认知,百姓对官府天然不信任,却又对新军无法不信任。
新军在安南,是切切实实做了许多事情,无论是剿匪,还是借宿,购买军粮肉食,都价格公道,一文钱都没少。
这样的军队,没人会不喜欢。
代表新军的6子吟威名远扬,更多的是大明跟安南交往密切带来的好处。
商贾欢迎,百姓也是欢迎,甚至那些军士也是欢迎的。
他们早早便得到消息,新军甄选,会在平西侯抵达安南之后开始,无论是现在军中的安南士兵,还是安南百姓,都可以应征入伍,优秀者加入新军当中。
当兵吃粮是这个年代寻常人除了种地做生意工匠之外,唯一的出路。
百姓出路少,工匠又是拜师,做生意可以一夜暴富,也会一夜破产。
当兵虽然可能会死在战场上面,但大明的军士俸禄高啊。
这是一条命可以用钱衡量的时代,每个人的
命,都可以标价。
新军给的钱太多。
安南百姓是无法理解军队还有保卫百姓这一职责的,但他们明白给大明当兵,至少死了能拿到跟但更多的银子。
这就够了。
这个世道,人如草芥,活的不如狗。能够有钱,就不错了。
商人也是百姓,他们自己很清楚自己这样的商人是贱籍,有钱也过不上好日子,他们需要大明的庇护。
可他们也对大明的税赋诟病不已。
大明的税法对偷税漏税习惯的商人来说,就是晴空霹雳。但大明只有固定税赋,只在进入国家的时候缴纳税赋,以及出售的时候缴纳。
这一税法直接让苛捐杂税没了存在的空间,而被敲诈的商贾,随便去任何一个驿站,书信一封,就可以送到当地官府,以及京师。
驿站会让商贾写三封信,送往县府以及京师。
若是各布政司对此一无所知,不作为的话,朝廷会严惩布政司的官员。
而在安南,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能够讨好庇护自己的人,商人几乎不用缴纳赋税,他们只需要给关键的人一点好处费就行了。
而这些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将领,实际上都是不懂贸易的,他们无法确定货物价值,也无法正常收取固定税赋,只能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此情况,一直存在,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
“恭迎侯爷!”
码头上,许多军士看到战舰靠岸,立马迎了上去。
他们美滋滋的,一直空落落的心,此刻终于被填满。
他们肯并不畏惧死亡,但没人能够拒绝平西侯就在自己身边。
那可是大明平西侯,他一句话就能让大明出现许多变化。他来到安南,就任安南总督,是定心石。
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能松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