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站在小食馆门口,忧虑地来回转圈,想着要是她的话,肯定就不开这劳什子饭馆了,起早贪黑,吃苦受累,委屈巴拉,还老犯小人。
而且这红棕色的大门到底是经历了什么变得像个墨汁调料盒似的,还有地上的烂菜叶、橘子皮是什么情况,这和鞋底之间这黏腻感,太一言难尽了。
她要是从公安局里回来,看到饭馆门口这副鬼样子,心情直接炸了。
“喂,你干嘛呢?”肖雪注意到有个女的提着个垃圾桶,东瞅西望就准备往门口倒,她赶忙上去拉住她的手,不让她倒。
“这门口不是垃圾场。”
“我呸。你管我呢?大家都往这里倒。”女人直接对着地下就吐了口痰,她说话习惯性瘪唇,脸颊颧骨高耸,不耐烦的三白眼显得十分尖酸不耐烦。
“你说的大家是谁?”
“你们是附近的商户还是居民?”
“我记得你!我在你家买过一次煎饼。”
女人原本见肖雪只是个身材纤细、势单力薄的女生,没想到后续还来了那么多帮手。
顿时就觉得不对劲,往后边退了几步。
平安巷新修的水泥路面在通向小食馆后暂时停止,而它右后方延伸的路还是泥巴路。
肖雪和新来的几人共同把小食馆护在背后,对面那女人手指紧紧握住垃圾桶的边缘,不出声。
“肖雪姐,我们来了!”
“对!老虎不发威当我们是小猫咪呢。”
背后又传来几个跑步声,那女人眼见来的人越来越多,顺势将垃圾桶往地上一扔,就地而坐,准备哭踹:“作死了,要命啊你们城里人欺负我们乡下人啊……”
“你别撒泼鬼叫啊!刚刚我就把你的嘴脸录下来了。”肖雪把手里举着的手机晃了晃,闪烁的镜头显示摄影还在继续。
“对啊,我们刚刚都看到了。”
“别想碰瓷啊。”
“让你撒泼,我已经报警了!”
撒泼假哭的女人:“……”
等到宋萍过来,肖雪他们已经弄清楚了食愈小馆门口变成垃圾场的原因。
原来这些人是住在平安巷附近的原住民,他们见到自从食愈小馆开门后,吸引了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食客,有些等不了排队的食客就会选择去附近的小店,就这样,小食馆客似云来,也惠及到平安巷的其他店铺。有些原住民见这些店铺人气生意都更繁荣了,也跟着摆摊卖吃食。
但食愈小馆的老板昨天突然被警察带走,平安巷一下子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他们看到网上的人说食愈小馆老板害死了人,食客们以后再也不会来平安巷了,纷纷觉得自己被食愈小馆连累,干脆就划清界限。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肖雪他们想着干脆把附近的商家记录下来发到网上,粉丝们看到就自动避雷,免得被小人恶心到了。
宋萍摇了摇头,这大概就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吧。
“年年和我说了,因为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请大家排队吧。”
“我不喜欢吃绿豆糕,口感太干了。”
“都这个年代了谁吃绿豆糕那玩意儿呀。”
“我主要是来帮忙打扫的,吃什么绿豆糕呀。”
肖雪看着刚刚还跟自己说,不喜欢绿豆糕、绿豆糕过时了、主要是来打扫卫生的人跑得飞快,一个不注意,人已经凑到前面排队了。
呵呵,真香定理永不过时。
肖雪困倦地打了哈欠,不由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脸颊把困意拍走,精神好多了!
虽然不是冲着古法绿豆糕来的,但那话怎么说的,来都来了!
大家身体诚实的自发站到后面去排队。
望着平安巷再次出现的排队排成长龙,甚至更盛从前的盛况,一些店家是由衷高兴,另一些就只能看着泼天的富贵失之交臂,后悔得肠子都悔青了。
古法绿豆糕和当下流行的绿豆冰糕、绿豆奶糕都不一样。
古法绿豆糕其实就是老式绿豆糕,蒸熟后的脱壳绿豆用烤箱烘干,再上锅架小火翻炒出豆香味,放入打粉机打成细腻均匀的粉末。
打粉机是之前有食客给周年年带了一盒京城老式点心,当天晚上她特意在网上下单的。
过筛的绿豆粉要注意喷水,要不然粉末太干,一碰就散不成形。足足过了两次筛,才加入糖粉,再最后过一次筛,最后用模具定型,上笼屉蒸熟。
这次周年年的古法绿豆糕很简单,宋萍用了心按照步骤一步步下来,但做出来的味道总比周年年做的要差了点。
“入口即化,一点也不噎人!”
“果然能被流传到今天的点心,都是经典!我从来不知道古法绿豆糕那么好吃。”
“吃完绿豆糕,我感觉身上更有劲儿了我等一下就帮老板把外边给扫干净。”
在周围七嘴八舌的议论声里,肖雪小心的捧着自己手心里这方块大小,中间还印了红梅的古法绿豆糕。
糕体是淡黄色的,散发着清淡的绿豆香,闻着让人心旷神怡、清心去躁,肖雪是第一次吃到那么细腻的绿豆糕,入口即化毫不夸张,几乎是舌尖与糕体相触碰,就如沙粉般化开。
那干爽松散,清甜淡雅的口感,让人难忘,听宋萍介绍说无油少糖,又因为做得不多,每个人只拿到了一块。
虽然只有一块,但大家没有哄抢吵闹,反而大家都笑得很高兴,一派和气的样子。
肖雪小心翼翼的尝过一口,便用手把刚刚拆下来的油纸重新保住,准备拿回去配着红茶一起用,她走到小食馆外,看见一些人围在一起小声交谈,像地下党接头有些猥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