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遇安听着自家小夫郎的话不明所以,正好千里给怀行大师端了粥过来,颜清随干脆扯过自家夫君去旁边说起了悄悄话。
纪遇安这才知道原来这位怀行大师这么有名。
纪遇安心道,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出自己的灵魂来自异世,不过对方既然提都没提,不管知不知道,都不重要,就算知晓看样子他也不会揭穿,那么自己就当做他不知道好了。
怀行大师看着躲到一边去说小话的小夫夫,又笑了笑,也未不悦,他悠然地喝起粥来,喝完粥之后,便提出了告辞,夫夫俩留都留不住。
只是辞行的时候,如第一次那般,怀行大师再次解开自己手中的一串佛珠,取下其中一颗赠予夫夫俩。
“这是给我腹中孩儿?”
有了之前的经验,颜清随没想推辞,一颗佛珠保平安,傻子才不要,感谢之余就收下了佛珠,顺便问出了疑问。
“不是,这颗佛珠是给两位施主未来儿媳的,施主腹中孩儿福泽绵长,无需担心。”
怀行大师说完之后,颜清随还想再问清楚,却被老和尚一句,逢凶之兆,化吉之相,一切自有天意给阻止了。
怀行大师离开之后,夫夫俩相视一眼,无奈他们想问点什么,人家大师不能说,好吧,等以后儿子长大娶了媳妇儿,要叮嘱他们平日小心一些。
不过等到儿子长大还得十几、二十年呢,还那么遥远的将来,没必要现在杞人忧天,夫夫俩收好佛珠,将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中,没有再多想了。
纪遇安和颜清随连续施粥了几日,期间,江州犯事的官员和商人,该问斩的问斩,该流放的流放,也有能轻判的只是被抄家,一切依律而行。
本来这些官员是应该要押解进京接受刑罚的,不过宏宣帝觉得应该让江州百姓亲眼看看他们的下场,也好安抚民心。
于是在刑部的人来的时候就给了旨意,证据确凿,就地处决。
这下可把江州百姓给乐坏了,直呼陛下英明,江州城内欢腾了好几日,行刑那日尤为热闹。
纪遇安和颜清随也知道外面的情形,两人没有去看,那些人罪有应得,平日里仗着天高皇帝远没少欺压百姓,有这个下场,没有什么可看的。
夫夫俩一直在施粥,直到离开江州那日,两人原本想悄悄的走,不知怎的消息还是传出去了。
启程的时候,北风呼呼,江州虽不会下雪,可天气寒冷刺骨,隆冬时节,极少人愿意出门,但城里城外的百姓都来欢送他们了,东西送了一茬又一茬,鸡蛋咸菜什么都有,虽不是些什么贵重的礼物,却全是一片心意。
“这些百姓,好淳朴啊。”
颜清随感动坏了,也不顾严寒,靠在马车窗口跟大家挥手告别,忍不住鼻子酸酸眼红红,付出得到认可的感觉真好。
“嗯,很质朴。”
纪遇安从身后给自家小夫郎加了毛茸茸的大氅,又将人拥住,他也挺动容的,只是没有媳妇儿这么夸张。
白慕容和赵正也来相送,这夫夫俩对纪遇安和颜清随那是万分感谢,四人约好京城见。
因为安王夫夫不但给江州除害,还给赵正介绍了一个靠谱的商人合作买卖茶叶,具体细节到时候要去京城商议,以后江州的茶叶买卖渠道有了,茶农的出路也不用担忧了。
要说安王夫夫介绍的这个靠谱商人谁是,那自然是好友宁风流,宁少主了,他们觉得其实自己也能掺一脚,反正他们家生意也多,有钱干嘛不赚,一起赚钱一起开心才是正确的道路,夫夫俩开始在马车中讨论起来。
车行渐远,大道无尽,江州百姓目送王爷王妃远去,寒冷也挡不住他们内心的火热,大家将恩德默默记在心中。
甜宝
由于江州的事情渐渐流传出去,纪遇安回京路上,还遇到了一些百姓拦路喊冤。
刑部的人还在江州收尾后面的琐事,没一起回京,纪遇安和颜清随也不能看着不管,于是能管的都管了,来不及管的也都会安排人去管。
就这样,安王爷都没反应过来,就得了一个贤王名声,还愈发响亮起来。
夫夫俩颇有些哭笑不得,他们只是做了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面对百姓的感激涕零,总觉得有些受之有愧,到后来也适应了。
行路千里,朝看流水暮赏夕阳,一路走走停停,走过寒冷严冬,迎来春暖花开之际,纪遇安和颜清随一行人终于回到了京都。
他们离开了一年,这京城似变非变,喧嚣依旧,繁华如故。
夫夫俩刚踏进王府的大门,迎面就冲过来一个精致可爱的小糯米团子。
不是我们的小世子小粥粥又是谁。
纪遇安见儿子迈着小短腿像颗小炮弹一般飞奔过来,就蹲下来想接住儿子,以免撞到自家夫郎。
结果见自家儿子跑到一半突然急刹车了。
拥抱落空。
停下脚步的小粥粥眼睛瞪得像两颗大黑葡萄那般亮泽有神,他伸长脖子朝纪遇安和颜清随的方向望去,盯着颜清随硕大的肚子看了好一会儿,还眨巴了一下眼睛,似是不敢相信,又把脖子缩回去,那小模样要多萌有多萌,让人看了顿时内心软软。
然后慢慢的,小粥粥的小脸垮了下来,转头哇地一声哭了起来,眼泪扑簌簌落下:“呜呜呜……不是爹爹,没有弟弟……要爹爹……呜呜呜……”
小粥粥回头扑向自家小叔叔的怀抱,哭得那叫一个委屈巴巴,纪小安只得把他抱起来哄。
“哈哈哈哈……纪兄,儿子不认你们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