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胤礽说了会儿话,胤禩总觉得他今天阴阳怪气的,显然心情很不好,说两句话就要说到胤禩现在还年轻,不要贪欢上头,颇有一种寡母含辛茹苦地养大了自己的儿子,而儿子被儿媳妇抢走了的不甘,实在是让胤禩哭笑不得。
不过闹脾气归闹脾气,正事还是要谈的。
明年皇帝要南巡,这是一件大事,胤禩早就把户部的事务上手了,在俄罗斯没什么动静,理藩院没多少事务的情况下,他户部的差事就显得很重要了。
南巡的时候动不动就有事情和钱扯上关系,胤礽此番也是要提醒胤禩,小心中招。
胤禩本身已经是一根老油条了,他是不惧的,要说出问题,还是胤礽这边的可能性大一点,索额图老而弥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自己年纪大了,死撑着一口气要等着太子登基,卯足了劲和胤禩这边套近乎,要他在户部的事务里掺沙子。
胤禩都要被索额图给气笑了,没了明珠这个大敌,索中堂的脑袋都不好使了吗?
毕竟他是太子的叔公,胤礽自己也不好对他做什么,不过现在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削减索额图手中的实力了,看起来胤礽还没被索额图给他的帮助冲昏了头。
胤礽最后说的这个消息最出乎胤禩的意料,那就是他把戴梓给捞回来了,没带回京城,还在外省,但是起码不是被流放在宁古塔那种苦寒之地了。
这个消息胤禩是一点都没收到,胤礽的手脚这么快,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当然了,即使没有西征,因为俄罗斯的存在,戴梓这个火器名家的存在也是相当重要的。
从那些西洋传教士献上的火器来看,他们的火铳或是火炮,和前明比不知道质量如何——虽然这么说很丢份,但是大清和明王朝在火器一途上完全没有比肩的可能,是完全的被碾压了——但是比大清是要高出不少的。
戴梓这么个火器名家,如果皇阿哥要参与兵事的话,那他在火器研制方面可以说不可或缺的那种人。
本来胤礽对戴梓的重视程度还不怎么高的,虽然胤禩曾经在他身边大力地夸奖过戴梓,但是早就认定胤禩是道听途说加一时兴起的胤礽根本就没怎么在意。
直到后来胤禔的崛起让胤礽有了危机感。
如果说征伐噶尔丹中用得最多的东西,那无疑是火器了,诸多出自戴梓之手被改良后的火器让胤礽大开眼界。
留守京城的皇太子没有机会直面火器的威力,但是对胤禔情报的收集,足以让他认识到那批火器的真实威力。
胤礽是皇太子,当他重视起一个人的时候,当然会想着让他为自己所用。
也多亏了胤禩在他面前多番劝说过,胤礽起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斩草除根。
戴梓现在已经被胤礽这个太子收入囊中,一想到日后胤禔有求着自己的一天,胤礽心里欢喜得不得了。
他一高兴,又把一个好消息提前泄漏给了胤禩。
康熙准备给良嫔卫氏晋位。
卫氏已经是良嫔了,再晋位的话,就只能是良妃了。
至于妃之上的贵妃,看看前面担任贵妃的那几位,要么是晋位之前的皇后,要么是皇后之妹,所以说后宫的女子在康熙朝后期想要晋封贵妃,那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妃就是顶了天了。
卫氏要晋封,胤禩当然高兴,而且她晋封了之后,就是宫中仅有的几个妃之一,再和惠妃一同居住在储秀宫根本不合规矩,因此一定会迁宫,自己成为一宫主位。
一宫主位和偏殿里的主人身份地位完全不一样,就像一个是当家作主的主人,另一个是客居此家的客人一样。
而且胤礽能把消息透露给胤禩,那就说明卫氏晋封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要不是康熙他早就计划好了,胤礽这个太子又怎么会知道后妃晋封的消息?
对胤禩来说,这一年可真称得上是喜事连连了。
☆、曹家
成婚以后,胤禩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就是行事比成婚前更自由了些。
出宫建府和成婚被视作是皇阿哥正式长成的标志,现在胤禩在别人的眼里,才是一个正经能办差、说得上话的爷。
皇帝要南巡的事情是早就决定好了的,但是正式南巡的消息是在康熙三十八年的正月才宣布的。
皇帝这次的南巡理由是“黄淮连年溃决,下河地方时遭淹没,虽不惜数百万库银,屡遣大臣督修,迄无成效”,总而言之,还是整顿江南吏治的那一套。
而且皇帝给出的理由很好,无论是心怀报国之情的士子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晓得了皇帝南巡的理由,都会觉得,朝廷一直在努力,想要为百姓谋福祉,之所以未见成效,是因为地方上有太多的贪官污吏,不忠君为民的蠢材,所有的错误都应当归咎于他们。
至于皇帝南巡实际要花费的金额和他提倡的节俭不符,谁会在意?
地方上的士绅可是巴不得皇帝南巡,看看他们出身的那块地方是多么的人杰地灵,若是得蒙皇帝重用,那就更好了。
这次南巡,主要负责处理事务的有吏部、户部、兵部和工部,吏部掌管人事调度,户部就是真的握着底下人的命脉了。
胤禩掌管户部事务,忙得不可开交,而且他突然发现,官员向国库借款的苗头已经愈演愈烈了。
引起这阵风潮的不是别人,就是太子的好叔公索额图,胤禩简直要被他给气死了。
这是真当国库的钱不是钱吗?
江南这个地方,胤禩是知道的,有诸如曹寅、李煦这样的皇帝心腹,也有皇阿哥的门下包衣或是阿附的官员,现在在这块地方势力最大的无疑是太子,也只能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