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已矣,明尚已经死了,皇帝也不再记仇,明尚是额驸,他的女儿怎么说也有爱新觉罗家的血统。
但是不记仇是一回事,把这人的女儿变成自己的儿媳妇儿又是另一回事。
胤礽都为弟弟不值,皇帝也不会因为儿子的这个选择而开心。
因此皇太后那里的相看不仅没停止,范围还扩大了不少,弄得胤禩实在是哭笑不得。
如果把事情闹大了,谁的面上都不好看,皇帝也没有做得太过分,后来被带过去的女孩子,倒有些真的是单纯的进宫陪太后解闷儿了。
为了打消外头的传言,就连良嫔卫氏都从自家找了小侄女儿进宫陪太后解闷儿。
卫家的小姑娘年龄是真的小,只有六七岁,除了满语和汉语之外,还特意兼学了一门蒙语,饶是太后这么不喜欢良嫔的人,见到这么一个生嫩的小丫头像模像样地说着蒙语的样子,也不经让良嫔常把人带来宁寿宫坐坐。
太子妃得了胤礽的吩咐,也把自家的亲妹妹带来。
后头被带进来的丫头们年龄都小,有一个特点就是都学了蒙语,能陪皇太后说话逗乐。
借着这股表象,总算把皇帝和胤禩斗气弄出来的“相亲风波”给压了下去。
很快,康熙三十七年的大选开始,郭络罗·毓秀是适龄的姑娘,她是安郡王府借住的姑娘,实际不姓爱新觉罗,当然要参选。
皇帝已经知道了自家儿子的打算,最后过问了一遍,胤禩依然咬紧牙关不松口,就认定了这个人,他也只好成全他们。
康熙自然也是调查过为什么胤禩像魔怔了似的非要这郭络罗氏不可,但是除了那天胤禟带着人和他巧遇以外,他们真没有什么其他的接触。
就连那天,都只是匆匆一瞥就过去了的。
难不成,这世上还真有一见钟情这种事存在?
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居然还有情种的潜质,想起了自己的汗阿玛,先帝顺治帝,康熙的心情不是很好。
皇帝的注意力主要还是放在朝堂之上,若不是胤禩选择的人选太出乎意料,他也不会插手儿子自己选定的婚事。
为了提前给西征做准备,震慑南方各省潜在的叛逆,加强大清对南方的掌控,皇帝已经决定明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八年,要再一次南巡。
鉴于上一次南巡出的事故,这一次南巡可谓是朝廷上下慎之又慎,各种准备是怎么做都不嫌多。
在这关键时刻,胤礽又出幺蛾子了。
不过他这一出,让胤禩的心终于放下了,有一种“该来的终于来了”的感觉。
这回这件事呢,胤礽真的可以算是无辜的。
毓庆宫的膳房人花喇和茶房人雅头被膳房人额楚出告,说是他们联系毓庆宫里的哈哈珠子德住,意图不轨。
毓庆宫里发生的事,当然是大事,皇帝当机立断,下令严查。
为了太子的面子,当然没让事情往外传。
如果这件事按照胤禩所知晓的上辈子的情节发展,应当是太子有龙阳之好的癖好暴露,他这几个“蓝颜知己”都被处死,唯有首告的额楚留得一命。
但是,上辈子太子有龙阳之好,先不说他是否是被人引上这条路的,但是起码捉贼拿赃,是被皇帝撞破了现场才暴露的呀。
这辈子额楚出告的内容有所不同,说的是另外三个人图谋不轨,可是一点脏水都没往胤礽身上泼。
为了太子的颜面,最后调查出来的东西没有往外说,不过只看宫中一点消息都没有,就知道这是被皇帝严禁外传的东西,可想而知,胤礽私下里肯定中了人家的算计,而且程度还不轻。
胤禩去见胤礽的时候,胤礽的整张脸都是黑的。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和弟弟的关系再好,有些事情也不能说。
胤禩不是会多问的人,但是就怕他被胤禟和胤俄这两个小的缠得没办法,胤礽也只好透露一点消息出来,让胤禩,当然主要还是胤禟和胤俄,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康熙三十三年,也就是四年前,胤礽曾经献宝似的和胤禩介绍过一个深得他心的厨子。
那人原先是御膳房的,而后被胤礽抢到了他毓庆宫的膳房里去。
那个膳房人没有那么容易查出问题,他很快就退休了,不过在他之前,他收了几个小徒弟,此番被问罪的花喇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皇太子,胤礽历来都是锦衣玉食的,能出现一个让他感到惊喜的厨子,其实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不正常。
这辈子胤礽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被引导成功,那些人就想出了法子要另辟蹊径。
那些人另辟蹊径的内容胤禩知道得不是很清楚,总之胤礽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整个人的脸都是黑的。
其实胤禩猜也能猜得到,既然那些人能想到用男色来引导太子,之后的法子肯定也离开不了日常敦伦之事。
后宅的阴私手段看多了以后,胤禩反而不耻这种法子了。
既然要争,就堂堂正正的争,像上辈子的胤禔和他自己一样,虽然都是大大咧咧地暴露了自己的目的,但是起码向天下人表明了决心啊!
像老四那样的,到继位以后,说他弑父篡位的流言依然不绝,要不然怎么一堆人都相信遗诏是假的?
康熙去世得突然,他死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遗诏留下来,所谓的传位诏书都是胤禛仓促登基以后,派人拟定的。
其实他们都知道,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散播关于胤禛篡位的流言,因为此前太过隐忍,胤禛使的手段也不甚光彩,血滴子、粘杆处也算天下闻名了,因此这脏水泼上去,就洗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