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秀笑了笑,“倒是有日子没见到苒娘了!在绣坊里待些日子,估计也大变样了!”
顾婆子听她这话有想做媒的打算,“咋?”
顾春秀就跟她说了,她们镇上的人家,“家里开着两个铺子,人也念着书,个头稍有点低,长得还可以!家里日子过的好!爹娘也都是实诚人!苒娘要是嫁过去,肯定是比我好的!”
看她说的那么肯定,顾婆子也有些心动,只是她们家现在只有个摊子,其他啥都没有,虽然九郎跟着做缝纫机,还有锦绣坊的钱,但这个时候说亲,那些人肯定会轻看苒娘!
“你也知道苒娘现在也算是没爹没娘的娃儿!家里虽然还了欠债,也是一穷二白的!不说家徒四壁,就那二亩地,吃都不够几口人吃的!现在说亲,肯定要委屈苒娘!她在绣坊里,手艺还没学完呢!”
“这有啥!我既然说了,自然是人家也有意!他们都不是那些只看眼前的人,苒娘脾性好,人长的标致,还有门手艺,哪有委屈她的!”顾春秀笑道。
顾婆子考虑了会,“我先想想吧!”
回去就跟顾楚寒先说了,“你说要不要先相看相看?要是好的,错过去了,不是可惜?”
顾楚寒听着就皱眉,“二姐也才十五都不到!不着急!”十五六岁,两个小孩成亲,再生一个小孩,简直跟闹着玩儿一样!
“这事也不能拖!拖到后面,那好的都让人挑走了!”顾婆子叹道。趁着大郎高中这个势,要是把苒娘的亲事定下,她也能安心不少啊!
顾楚寒眉头都拧成一疙瘩了。转身去打听,虽然也有不少十七八成亲的,但都是十五六就成亲了。
顾芫娘比顾苒娘大,所以连氏才着急忙慌的给她找婆家,提起就怨恨三房拖累她闺女,害的她闺女没能成了好人家!
顾楚寒想了半天,“我们现在手里也有点银子,要不先把房子翻盖起来吧!有个像样点的家,也好说!”
“也对!虽然女娃儿是嫁人,但也看娘家的!”顾婆子立马就去扒拉她们最近攒的银子。
程沂给的一百两,还了唐二彪的债,还剩下四十两,红钰给分了十二两,还有她们摆摊儿这段时间赚的也有十两。之前的算是还了债,剩下八两多,凑一凑她们已经有七十两银子了!
“不算不显眼,这一算,咱们的银子足够盖一院瓦房没问题了!”顾婆子有些欣喜道。
顾楚寒却嫌不够,真要翻盖院子,至少得一人一间,再给她弄间书房,再加上厨屋,厅堂,买骡马的车棚牛圈,没有个十几间也不够。
顾婆子打算着,等春耕后,就把房子翻盖起来。
一家人都没意见,顾苒娘把她的一两多工钱也拿过来。
她们还要摆摊儿,家里要翻盖房子势必得找人看着,旁的人顾婆子信不过,直接把李家柱找过来。
李家柱没推辞,当即就答应下来,“那用的木料和砖瓦先准备着,等春耕完,就能立马开工!我家水田就三亩,很快也就干完了!”
顾楚寒让他把插秧机拉回家,又教了他咋用。
李家柱已经知道了插秧机有她的份儿,看着那插秧机对顾楚寒也是佩服起来,官府到处都在推广插秧机,一个插秧机能干俩仨人的活儿!
家里有架插秧机,大房早就知道了,顾老大的打算,拿着插秧机帮人插秧,也挣点小钱,也落个好名声!
听插秧机被李家柱拉走使了,又是拉长了半天脸。
“小姑家的水田只有三亩还是两亩,用插秧机一天也就插完了!”孙氏让他少往脸上摆,现在儿子是秀才了,他也是秀才的爹,不能让人说了!
李家柱用了两天半,他家地少,但帮了其他两家插秧。
顾婆子倒是没觉的啥,让他拉走就是让他家使的,邻里看见了想试试那是肯定的!有人使,她高兴都来不及!那是她孙儿做出来的插秧机!方便了多少百姓!
顾老大拉着脸,“不单单是插了你们一家吧?”
李家柱不好意思的红着脸膛解释半天,又把一篮子菜给顾婆子,“我们家的菜长得不好,这是他们两家的,挑了鲜亮的摘的!”
顾婆子笑着收了,“我们吃菜也少,别老送了!”
李家柱没听,看顾老大拉着插秧机走了,也松了口气,怕给他们兄弟治气了,跟顾婆子交代了准备工作,说是回去找人。
“那表叔多找些个,人多力量大,干活儿快!”顾楚寒道。
李家柱应声,让她们在附近村子也找找,挑那手艺好的。
王氏听说,就让顾老五帮着找人。
“我们房子都还没翻盖呢!她们刚还了债,又翻盖房子,肯定手里抓着大钱了!”顾老五嘀咕。
王氏催他,“咱们也挣着呢!你快去问吧!娘急着翻盖房子,也是为苒娘的亲事!”她那天听了一耳朵,三哥三嫂都不在,还是个茅草的土坯房,也的确不太好。
顾老五不情愿的去找人。
老顾家三房翻盖房子的消息也一下子传了出去。有猜着的,眼神也一下子放在了顾苒娘身上。
有想法的,也冒了出来。
但凡有媒婆打听,顾婆子都笑脸相迎。
但顾婆子看着眼前来家的人,脸色瞬间冷了下来,“你们来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