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与商之间有着国恨家仇,周王季历被文丁所杀,周文王又被商王纣所杀,这是家仇;周人和夏人先是一起被商人从中原驱逐到了西北,失去了故国,之后又屡受商人征伐,被迫放弃了豳地的家园再次迁徙到了周原,这是国恨。
历史上的商纣王并没把文王做成肉羹什么的,只是把他抓起来关到了羑里。
伊尹放太甲于桐宫,夏桀囚商汤于夏台,纣王囚文王于羑里,据说文王演先天八卦正是在羑里这个地方被囚禁期间。而后商纣王因为周人送土地和珠宝贿赂又把文王放了出来,这样子怎么也不像是“英武”,说是末代昏君倒是挺像。
有时候我们看文人写得史书,可以充分看出文人想象力的匮乏。
荆咕特意把两位昏君的典型相关描写的句子并且在屏幕上,给大家直观地感受文人如何套路化的描写:
写夏桀能“手搏豺狼,足追四马”,纣王则“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夏桀讨伐有施氏获得了妺喜,“听用其言”,纣王则讨伐有苏氏获得了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纣王则“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广沙丘苑台”;
夏桀“造烂漫之乐,设奇伟之戏,纵靡靡之声”,纣王则“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夏桀“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使可运舟”,纣王则“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夏桀“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纣王则“为长夜之饮”……
总之,他俩就像一个人一样。原本英武不凡,但是一遇到美女就昏了头。
嬴政轻蔑一笑。
“末代昏君对什么不昏头,别说美人,连一只白鹤也能昏头。”
“卫懿公的确荒谬,还给鹤封官,配马车。”
扶苏看到有些弟妹不理解,耐心地给弟弟妹妹们解释:
“胡人打进来时,将士不愿意守城,非常愤怒的让卫懿公的鹤将军去守城,卫懿公这时候清醒了,把鹤煮了给将士分食,可惜还是迟了,卫国亡国,他也成了亡国之君。”
公子将闾听得饶有趣味:“不知道后世有没有人写卫懿公的故事。”
阴嫚公主冷哼:“为鹤亡国哪有为女色亡国更吸引人,你看后世那么关注女人,哪里会去关注鹤。”
“这种关注,还不如鹤!”
可见,民间的文人到底不是真正能接触朝政之事的大臣,以这种一个女人可以崩坏一个国家、可以毁掉一个原本英明的帝王的手法,那盛世帝王应该被毁坏的更快,毕竟盛世帝王接受到周边蛮夷送上的美女更多,谁敢说其中没有美女间谍?
秦始皇当年身边有六国的美女,唐太宗的后宫还有前朝的仇人之女,明成祖后宫还有藩属国的后妃,论丰富程度,要昏头早昏不知多少次了,谁昏头了?
听到提起自己后宫,李世民眼神飘忽。
他的后宫还有前朝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也是他儿子李恪的母亲。
还有阴妃阴氏,父亲阴世师是隋朝忠臣,曾在李渊起兵后挖了李家的祖坟、毁了李家的家庙,并捕杀李渊庶子李智云。
怎么能不算自己仇人之女,怎么不算丰富呢?
长孙皇后轻笑:“陛下定力不错,不愧是千古一帝。”
李世民:“…………”
这里说一下许多故事的原型:比如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原型,其实来源于文人的恶毒。
潘金莲和武大郎都是历史上真有其人,而且就是明朝人,但潘金莲完全不是□□,武大郎也不是侏儒。
武大郎原名武植,幼时小名“大郎”,中年即中进士,出任山东阳谷县令,其妻潘氏生于官宦世家,其父曾任知州,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贤淑名媛,在武植还没中进士之前,就不顾家人反对下嫁给家境贫寒的武植。婚后,两人家庭生活和谐,十分恩爱。
“大郎,我是黄堂啊!”有一天,武大郎的老家来了一位老乡黄堂,向他求助,“我家中糟了火灾,房子被烧没了,我名落孙山,前程也无望,只能来向你求助。”
武大郎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黄堂,还向自己夫人介绍:“这是我的恩人,当年考科举之前家贫,全靠王书生接济,你一定要好好招待他。”
潘氏爽快答应:“妾身这就为黄堂安排住宿的庭院。”
但是黄堂要的不仅仅是吃好住好,还要求财求官。
“不急,不急。”武大郎安慰道,“科举之路艰辛且漫长,你且在我这好好读书,再考取功名。”
黄堂却摇摇头,沮丧地请求:“我已经不想走科举路了,让我在你手下做一个小吏,能得个温饱就不错了。”
武大郎想了想:“若是不求仕途只求温饱,为何不直接在老家,便于照顾父母?”
黄堂以为武大郎是在找理由拒绝自己,敷衍几句离开,回头就忿忿不平:“不就是不想接济说,说什么照顾父母!”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走了!”
黄堂不告而别后,依然心绪不平。
路过一家茶楼,坐下用餐,听到隔壁桌的人在说八卦,一时间报复心起,凑过去与别人八卦起来:“我跟你说,那潘氏是个美人,可惜水性杨花,嫁了个侏儒武大郎……”
越说听的人越多,大家都凑过来,让谣言在小小的茶楼几乎是人尽皆知。
但是黄堂还不满足,故意写了造谣文书,当做故事书一样免费传发出去,让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越传越离谱。
“我跟你说,潘氏水性杨花,武大郎是个侏儒……”
“我跟你说,潘金莲,武大郎……”
等黄堂回到家乡,刚到村口,就听到村里人热情招呼他:“王生你可回来了!武大郎派人给你家盖好了新宅子,你爹娘已经搬进去了!”
“新宅可气派了,快回去看看!”
黄堂回到家乡,当看到武大郎派人为他家中盖好的新宅子,想起自己造过的谣言,顿时追悔莫及。
他怕毁人名声,后悔地一路奔回阳谷,并将其所写的造谣文书一一撕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