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赵光义第一次虚心接纳。
事关小命,还是得重视!
可以确定的有精神类疾病的主要是赵光义的后代,从赵光义的9位后代皇帝看,直系血亲有3位可以确诊为患有精神疾病,有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直系血亲中还有10多位亲王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心理疾病。
宋朝所有皇帝中,除了宋高宗享年81岁,宋孝宗享年68岁,其他皇帝都没活过60岁,包括亲王,都是死于突发性疾病——风疾,用现代的理解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也对应了前文咕咕所说“男性更容易犯心脑血管病”。
在一众如丧考妣的赵氏皇族中,刘娥笑得悠哉悠哉,甚至还在心中念了一句“天助我也”。
赵家多遗传病,她又没病,不如,干脆换成刘家?
精神病医学临床专家师建国教授指出:精神疾病不能导致脑血管疾病,但是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精神疾病。如果从这生理学角度理解这种关联现象的话,是某种共同的遗传因素,导致赵氏家族存在遗传性的精神中枢疾病,也就是某种大脑病变。
为什么要提到遗传疾病呢?
因为你赵家既然因为有遗传病子嗣单薄,为何不重视公主?还嫌弃你家人才太多吗?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懂吗,显然,他们不懂。
嬴政若有所思地看向了自己众多女儿。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是得多多培养一下人才,
不论男女,只要有才,哪怕日后送去和亲,谁说不会是下一个义成公主或者固安公主!
大臣还会叛乱,公主也流着皇家的血,还是自家人更好用。
公主们作为最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的阶层,却没有这个条件,于是在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诞生的宋朝,在各种书籍话本发明出来的宋朝,能代表女性文学的,仅有李清照一人。
宋代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她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的丰富程度在中国历代女性作家中堪称罕见。她在文坛上与很多男性文人齐名,被誉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我们再看看同时代的日本,此时正处于平安时代。
李清照正襟危坐:来了!
天幕屡次提宋朝公主,对大宋女子无才怒其不争,又提到日本,显然,是要来对比。
不知道日本此时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前面提到日本飞鸟时代、平安时代的女帝,也为日本上层阶级的女官、后妃等创造了开明的文化条件,比如那时候宫中会大量采购唐宋时期的诗词小说等,后宫中的女性是有机会学习的。
宋朝,宫中的公主们这才知道,为何天幕要先提她们。
首先,两个国家后宫的氛围就不一样。
连日本都允许后宫自幼学习诗词,她们呢?
今天要介绍的日本三位女文豪,都属于上层贵族阶级。
首先,是与李清照所处时代相差不甚远的清少纳言,将她的才华凝结成一部对日本文学影响深远的随笔《枕草子》。
李清照擅长词,著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如今已散佚。后人为之汇集文词,有《漱玉词》辑本,她也成为了“婉约派”的奠基人。
在《枕草子》之前,日本已经出现了物语文学和日记文学,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日本随笔文学之先河,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文学奠定了基础。
《枕草子》与同时代的宫廷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被同称为平安时代的“文学双璧”,与相隔两百年后问世的鸭长明的《方丈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并称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三大随笔”,而最早问世的《枕草子》在日本文坛上的先驱性作用自是毋庸置言。
天幕放出了《枕草子》的内容,和部分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并不是作者的原名,“清”是她的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职称,是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清少纳言生于世代文官家庭,与李清照的家庭背景类似。清少纳言能读汉书,深受唐诗宋词等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文化背景也是类似的。
但是清少纳言曾经入宫中当女官,随笔作品便是《枕草子》执笔于在宫中供职的时候,成书于离开宫廷之后,被后世誉为“日本散文鼻祖”。
当李清照因为南宋后来越来越严苛的社会风气被贬低时,清少纳言却与其他日本女性作家一起,开辟了日本国文学的源流,创造了女性发起的日本主流文学,赢得了自己的声音。
清少纳言的文学境遇却比李清照要幸运得多。她的创作与同时代的男性汉诗文相比,在日本文学史上享有更特殊的地位。《枕草子》从写作方法到审美情趣都对日本其后的文学,甚至于近现代的文学产生了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同时代的男性汉诗文还在模仿唐诗宋词写和歌时,清少纳言的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生活,用轻松的随笔描写身边的四季变化,记录平安时代的风俗世相、人情往来,和日常生活琐碎小事的瞬间之美。
现代人看《枕草子》也能觉得很亲切很轻松,与日式一贯的“日常流”“轻松流”格调符
合,而这就是清少纳言千年前奠定的基础。
。
“第一段,四时的情趣,第二段,时节……扫兴的事,树木的花……()”唐朝,李义山看着《枕草子》的目录,就已经觉得很眼熟了,这不是他的风格吗?
李义山轻笑:的确很生活化,也很像我的《杂纂》。?[(()”
难怪天幕说看唐诗宋词和汉书,受到唐宋的影响果然很深。
但是再看文辞,充满女性的细腻,和性格明快、自由的生活态度,与自己又有许多不同,已经有了作者独特的个人风格。
——李商隐,字义山,所著作的《杂纂》又被称为《义山杂纂》。不同于他诗词的情思绵绵,他的《杂纂》颇为日常,贴近生活,写各类的琐碎事物,类似生活随笔。
李清照是两宋的孤例,但是清少纳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