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竟然只有两种血型,难怪天幕说常用小白鼠做实验,那岂不是存活率更高?”
义妁自己也感兴趣起来:“天幕放过小白鼠,白色的小老鼠,是用小老鼠血液更干净吗?”
她还记得天幕说过老鼠也是传染疾病的元凶,很脏。
但是,医者怕什么脏,老鼠脏,她有药嘛!
尤其是动物与人,更不行。那些活下来的才是有病的!
动物血液与人的血液中所含有的蛋白质不同,动物血中的蛋白质对人体来说是“异种蛋白”,当它进入人的血液后,人体会发生排斥“异种蛋白”的反应,这种反应会使人体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少有的那一例男孩输入羊血活下来,用现在免疫学的观点来分析,可能是被输血的男孩有“免疫缺陷”,因此羊血的“异种蛋白”进入人体后,没有发生排斥反应。用史学的方法分析,也许是路易十四的史官用的春秋笔法。
司马迁:“……”
懂了。
王清任也懂了。
“还是得亲自去西方看看,史书果然不可靠。”
()这些事迹,一传十十传百,还隔着两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几百年的时光,谁知道传成什么样。尤其是医学,不自己去做做实验,怎么知道具体的医理。
进入18、19世纪之后,欧洲进入工业社会后,医学得到了现代科技的支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发展。
在不断的实验与当权者的支持下,黑暗中世纪时期的暗黑治疗手段焕然一新,进入了现代化西医。
而华夏呢?
17世纪正是明末清初的交替,也有一部华夏的医书对西方带来了重大影响,这就是《本草纲目》。17世纪,《本草纲目》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几国文字,在国外产生巨大反响。
但是到了18、19世纪,华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尊严被踩在地方,中医直接被废除了,还谈什么发展!
清朝皇室再次陷入殴打之中,明朝皇室在不同位面同样发出一阵阵惨叫。
这里拖后腿的,主要是皇帝。
民间的医者还在艰难的环境中积极抗争,皇帝却因为自己脑子发热祸害自己国家的根基,皇帝才是罪人!
在明清的民间,曾经受到天幕启发,开始习武的农人唾弃一声:“朝廷真是没用!
“还是靠我们自己吧!”民间的医户看得来气,“之前西洋人还那么垃圾,突然就这么厉害,我们的皇帝还要废除中医,这不是等着别人超越我们吗?”
医户的当家人提着家里子孙的耳朵:“好好看看,好好看看!”
“谁若是不好好学医,日后还要被红毛绿眼蛮子瞧不起!”
拿一个现代看来最基础的学科来说,那就是人体解剖。
到了明清,越发保守的风气让人体解剖不进反退,连解剖死囚的尸体都没有了。有大夫想要纠正古代的人体解剖图的错误之处,反而被医学界辱骂。
这位大夫就是——王清任!
1797年,大清名医王清任到滦县稻地镇行医时,当地正在流行“温疹痢症”,每日死小儿L百余。
“古书上的脏腑图不够准确,都说小儿L的五脏六腑没有成型,既然没有成型,又如何医治?”
王清任深深感到古代解剖图的不准确带来的恶劣影响,认为要纠正错误,决定亲自修改,“还不如我自己来研究!”
一连10多天,王清任解剖了30多具尸体内脏。
1799年,王清任到奉天行医时,闻听有一女犯将被判处剐刑,肢体要被割碎,他赶赴刑场,仔细观察,发现成人与小儿L的脏腑结构大致相同。
王清任为了明确人体正确的五脏六腑图,多次去北京、奉天等地观察尸体。并向军官恒敬求教,明确了横隔膜是人体内脏上下的分界线。
在乱葬岗那样艰难的环境下连夜解剖尸体,画图著书《医林改错》纠正古代解剖图的错误之处,却不被人理解,一直饱受争议。
。
“勋臣,天幕说得可是你!”王清任的家人激动地进入书房,在看到王清任桌面上的解剖图时,第一次觉得可爱了起来。
“这下,那些老顽固再没资格骂你了。”
她看多了,已经没了第一次那么害怕了,只是想想其他医者同样天天见多了病患和死者,还对人体解剖那样有偏见,真是迂腐!
王清任想想也觉得解气:“哈哈,天幕可没记得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后世知不知道他们!”
既然明确了未来的路,也解了过去的憋屈,王清任心情大好,更觉得前途明亮。
“天幕这是给我指点了一条明路!”
我们现代有一句话,你偷懒的时候你的敌人在努力,你努力的时候你的敌人更努力。
大家可以看到,西方在短短时间内进步飞快。但是我们华夏,每逢西方进步时,总有一两个拖后腿的皇帝。
最后,我们现在就只能加倍的追赶,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