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吩咐道:“高危婴儿L需要监护,注意情况。”
但是怕什么来什么,婴儿L的情况并不好。
医生直接开了广播在医院播放,召唤儿L科医生紧急前来就诊:
“请儿L科医生会诊!”
“请儿L科医生快速前来会诊!”
“请儿L科医生紧急前来会诊!”
婴儿L家属知道孩子出生了却不能见到孩子,都很紧张
():“我不能看我的孩子吗?”
医生为了婴儿L的健康只能残忍拒绝:“只能隔着看。”
家属隔着监护室的玻璃,看着婴儿L在哭泣,那么痛苦,医生那种紧张的模样也能看出婴儿L的情况不妙,家属们看得揪心,天幕下的古人也难受的哭了。
不少妇人被唤起失去孩子的痛苦,开始痛骂男人:“都怪男人不检点!”
“我那早早夭折的孩子,他爹也是个喜欢上青楼的!”
“他们都怪我没把孩子生好,怪我没照顾好孩子,今天才知道,是孩子他爹的问题!是他,把病传给我又传给孩子!”
男人们想回嘴,立刻被妇人们一起骂:“你敢现在去看大夫证明你没病吗?”
男人们:“我说没病就是没病!我自己的身体我能不清楚!”
妇人冷漠道:“哦,不敢。”
这种话术骗骗未婚的小姑娘还行,骗见多了男人不老实一面的已婚妇女,那就跟孩子欺骗母亲一样,不是没看出你在骗人,不计较不过是懒得计较。
再说一下妇科。
古代的悬丝诊脉真得准确吗?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不准。
明朝,正在某个大家府邸里给女眷悬丝诊脉的太医,尴尬了。
隔着床帐,里面的女眷急了:“大夫,你怎么可以骗人!”
都不准确,悬什么丝,不会随便开药吧?
她气得直接把丝线扔了出来,一旁盯着的丫鬟和男主人也气得要上来揪住太医的衣领要打人。
太医也紧张了:“听我解释!听我解释!”
还好,天幕帮他解释了。
碍于所谓的男女大防,古代为妇女看病,要么是用帕子搭在手腕上,要么是悬丝诊脉,但其实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诊脉,而是“望闻问切”中的前三者,看病患面色、闻气味、问感受。
所以有些宫妃看病,会由丫鬟传达自己哪里不舒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比隔着床帐悬丝诊脉准确多了。
被揪着衣领的太医连连点头:“没错,我听你丫鬟描述你的情况,还有你说话时嗓子有痰的声音就已经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男主人松开对方,还觉得不解气:“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说?”
“我说了你们也不信啊……”太医心里苦啊。
这几位都是贵人,别说自己看病的方式,就连开的药方也要看看,仗着自己看过医书各种挑剔各种嫌弃,连自己看病时间太快都嫌弃不专业不尽心。
这样他们就算演也得演时间长一点,看起来更专业店。
在各种封建礼教的约束下,太医们竟然有治不好的贵人真是太正常了!
放在宫中,太医们最擅长的应该也不是富贵病,而是打官腔和看脸色。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希望病患被治好的。
太医们疯狂点头。
是啊,贵人老喜欢骂他们庸医,但这真
的只是医术问题吗?
他们还总是被威胁被收买被怀疑,越是帝王们学医学个半吊子,越喜欢怀疑太医不遵医嘱,他们可真是太难了!
“治女人太难了,治富贵之族,不得望闻问切,深帷帐之中,但凭往来之人语言传说。又‘诊脉之际,帕拥其面,巾掩其容,形色气宇,皆莫得见”一位给贵妇看过病的医者发牢骚道。
另一位医者也叹气抱怨:“这算什么,还有妇人为了贞节宁愿病着也不让大夫看病,拒绝诊脉,也拒绝见面露脸,又没有仆人,我如何看病?总不能乱开药吧,把人吃出问题还不是算我的。”
无论是宫中的太医还是民间的医者,在“男女大防”越发严苛的宋明清时期,给女子看病有诸多束缚,以致于有人发出“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
而封建礼教竟然还赞扬这样的行为,明朝的孝女贞女表彰中,就有记载因为拒绝男子医者诊治活活病死的妇人。
我们之前所说的名医,大多都是民间名医,首先他们接触的病例多,练手的机会也更多。比如我们现代的名医不同地区因为不同病例,就要各自擅长的。云南人喜欢吃蘑菇,当地医生擅长治疗菌子中毒。川渝人喜欢吃火锅,当地医生擅长治疗肛肠疾病。
你若是非要担忧男女大防,就好好培养女医生,要么就正常点。女人看病被碰个手腕都说不清白的话,男人被那么多男人女人睡过得有多脏!
嗯,还是真脏,既不爱洗澡不讲卫生还有脏病!
荆咕嫌弃的语气透过天幕传遍所有时空。
男人不满了:“男人跟女人怎么能一样!”
妇人被说得正对风流的男人们生出怨怼心情,闻言立刻呛声:“是,是不一样,女人没你们男人脏。”
有脾气暴躁的直接呸道:“呸!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