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六年,何希彭又对《太平圣惠方》进行认真筛选,辑为《圣惠选方》一书,这本书精简的质量更高,此后被选为医学教科书沿用数百年。
。
秦朝时期,夏无且那叫一个羡慕:“一位皇帝编一本医书,这宋朝得有多少医书啊!”
这是医家的天堂……等等,大宋好像老是被敌人按在地上摩擦?
那没事了,他还是更喜欢太平盛世。
明朝时期,李时珍同样很羡慕。
“大宋如此重视医,再看看我大明!哎!”
帝王昏庸,连太医院都跟着昏庸,乌烟瘴气!简直是医家耻辱!
有了好的医学教材,自然也不会缺好的医学教育制度。
宋朝医学教育最具特色的成就之一,就是王安石变法后,创造的“三舍升试法”。
庆历新政时期,仁宗诏令在太常寺公开讲学招收医学生,标志着医学的开始。范仲淹在变法中提出“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对宋朝的文人学医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哪怕后来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依然启迪了不少有识之士选择弃政从医。
范仲淹:“……”
他刚刚上书《奏乞在京并诸道医学教授生徒》,向朝廷禀告汴京开封的医学状况令人担忧,提议让国子监从尚药局里挑选名医孙用和、赵从古等知名医者,于武成庙讲说《素问》《难经》等文字,召集京城医生学徒去听课,跟着学习,学满三年后再考试,成绩优异者入翰林院。
现在政策还没实施,天幕就告诉他:有用,但是失败了。
不仅失败,他还被贬官了。
人死政消,在大宋他虽然只是贬官,但是既然新政失败,想必这项制度也会跟着消失。
但是再一想依然对世人有影响,范仲淹还是继续提笔往下写。
既然有影响,那就不失败,他的新政,依然是成功的!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提出“三舍升试法”,因材施教将医学纳入到科举的范畴。
“三舍升试法”就是通过实施严格的考试评价方案,建立分级教学、分级管理、逐级升学的管理制度——已经接近现代的年级教学年级升学制度。
天幕先放出北宋的“三舍”:
学校每年春日先进行招生考试,录取规模为300人,低年级就是外舍,为200人;中年级是内舍,规模是60人;高年级就是上舍,规模是40人。
学生依据学习成绩,先“外舍”再“内舍”,然后进入“上舍”。
考试还仿造大学之法,每月一次私试,每年一次公试。成绩分为优、平、否三等,优良者补升内舍,间年舍试一次,成绩为优平二等者补升上舍。
上舍再分上、中、下三等,依据学生的品德和技术水平来定。
医学校不仅注重上课时期的理论课、专业课,实施卷面考核,还注重一年的实习基地的临床记录,按照疗效分为上、中、下三等,十全为上,十失一为中,十失二为下,失其三者降级,不及一半就要被除名。
等学生学业期满后,还要举行毕业考试,考试还分临证成绩和理论测验两种。
此后,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学而优则仕,分别派往地方或者州府为医学博士、学正、学录或者医学教授等,若是在地方医学学满一年,再次遇到考试,成绩优异者就补为医官,或者往上级机构提拔,采取“激励机制”。
。
天幕再放出现代的学校。
分两个学期,一个是开春,一个是九月。
但是招生考试一般是六月,决定进入哪所学校。
现代先按照年龄分年级:小学,初中,高中,招生人数比北宋多了数百倍;
九月开学后分班考试,再按照成绩优秀与否分班级:普通班,实验班,英才班。
单纯是从名字就能看出成绩的差异来。
学校进行考试,除了分数,还有评级,就是优、良、中、差。
医学院同样也有实践课,医学生要去规培,实践课的成绩同样与纸面的考核成绩一起计入总成绩。
现代医学院也同样有毕业考试,考试分临床和理论。
毕业考试后,同样会安排到各个医院,在医院内就有各种副主任、主任、院长等,也相当于古代的医官制度。
是不是觉得二者几乎一致?没错,这种分级分层教学的方法,至今依然被沿用,王安石真是全才,不仅仅懂文学懂政治懂经济,还是一位教育专家!
再次被夸的王安石,表面上面无表情,心里乐开了花。
王安石跨越了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五位皇帝,但是在宋神宗时期才得到重用,实行变法。
这一时刻,不同时空下的王安石,都得到了帝王或者身边朋友的青眼,对他的一些改制政策终于开始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