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是后世的大夫学艺不精,辱没了先生的名声,竟然让后世以为先人没这技术。真是不肖子孙!”方干说着,来了灵感,挥笔开始写诗,写完之后招来自己的门人韦庄:“端己,你看看,我的诗写得如何!”
这位韦庄,正是韦应物的四代孙,与温庭筠并称“温韦”的“
韦”,后来成为了五代时期花间派重要词人。在年轻时期,还只是方干的门人,看着面前的诗露出微笑,好一番言辞优美的吹捧。
方干被吹捧的短暂地飘飘然,很快清醒过来,看着韦庄露出羡慕之色。
这位年轻门人,才华横溢,不仅仅诗词写得好,长相也俊美,日后成就定然在自己之上。
方干不知道的是,自己生前没得到的荣誉,在死后因为韦庄被追赠为同进士出身,终于全了心愿。
因为篇幅有限,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名医和他们的传世作品。
陶弘景著作的《本草经集注》,里面总结了汉晋以来的中外药物交流,收录了一些临床很有效的外来药物,比如苏合香,在现代临床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也是陶弘景首次收入华夏本草学著作的。
一间向阳的书房,房间里最醒目的是海量的藏书,里面遍及天文、地理、历法、博物、数学、医学等等。
陶弘景正在制作天文仪器“浑天象”,在房间的空地里,乱七八糟堆放了他感兴趣的各种东西。
算筹,历法书籍,草药,甚至还有铁块,是他打算亲自来冶铁炼剑的材料。
桌上还有一本没写完的《古今刀剑录》,正写到“杂炼生糅”的灌钢炼钢法,这也是华夏首次记载。
因为兴趣爱好众多,陶弘景写得书也很多。
除了天幕上提到的《本草经集注》,还有《效验方》、《药总诀》、《养生延命录》、《养生经》等等。
此外,他还沉迷修道炼丹。
只不过在天幕说丹药有毒后,陶弘景不再口服丹药,改为研究如何把丹药用在冶铁炼剑上。
“经常是被本草经集注的书传到后世了,难道我自己的书没什么价值吗?”
陶弘景看着自己已经写出来的书,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
但是很快,他看向自己其他作品。
“既然这些不好,那就多写点,我的天文历法,地理矿物都很厉害的嘛。”
多写点,总有能留名的嘿嘿。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被视为中医针灸学之祖,8世纪时日本医学界就以此书为教科书,现在已经有了英文版的《针灸甲乙经》,如今法国针灸界也在用法语翻译此书,国际影响力很大。
大家看,西方医学界一边不认可华夏中医医学学校的学历,驳回大量的中医论文,但是一边在翻译和学习中医典籍,他们真得是不知道中医的作用吗?
天幕放出皇甫谧的画像与他的《针灸甲乙经》,而且不只是中文版,还有日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的版本,不仅仅是古代,在现代也很畅销。
皇甫谧都给看笑了:“嗯我懂,我想找皇帝要新书时也是先嫌弃一下,说哪本书不好不配放在皇室的藏书阁,还不如给我算了。”
这种招数,连小孩都会用,先贬低,再占有,原来全天下都一样嘛。
除此之外,还
有一本《刘涓子鬼遗方》,是军阵外科著作,可以说是古代军阵外科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名为“刘涓子”,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由龚庆宣整理。
但是根据考据,所谓的“刘涓子鬼遗方”实际上应该是刘宋武帝时期,随军外科医师龚庆宣自己的治疗战伤和各种外伤的理论总结,借助刘裕称帝的鬼故事来提高名声。当然,可能也有前人的基础和资料,但是军阵外科的性质十分清楚。
龚庆宣:“……”
马甲掉了,脸有点痛。
不知道陛下会不会责骂他?
刘裕:他字德舆,小名寄奴,什么时候有“涓子”这什么鬼名字了?
“朕倒是写过《兵法要略》一书,却也没听到天幕提过,想不到被一大夫以这种方式扬名后世。”刘裕哭笑不得的同时,看到了自己的谥号。
“宋武帝,还不错。”
“陛下,要找人吗?”心腹内侍问道。
刘裕点头:“找,不过记得客气一点,后世都认可的名医,还是军医,对刘宋很重要。”
他正想着要北上征伐北魏,最近还觉得身子有些不适,正好天幕介绍了他刘宋的名医,真是瞌睡来了就送枕头,来得太是时候了。
魏晋南北朝后,门阀世家被灭,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新王朝——隋朝。
隋唐时期,是华夏封建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医学上,医学成果同样令人瞩目。
比如隋朝出现了《诸病源候论》,唐朝出现了《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都是集华夏医学之大成而自成体系的医学成果,此外,隋唐统治者注重培养医学人才,开始有了系统的医学教育,让医学走向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