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臣一定能研究出来!”夏无且以立军令状的态度,郑重对嬴政承诺,也是对自己,对大秦人的承诺。
到了隋朝时期,才有了专门的麻风病医院,从天竺来的僧人那连提黎耶在公元556年,在河南汲郡西山寺设“疠人坊”,专门收疠疾病人,男女分开居住,有专门的人照顾衣食住行。此后各朝都开始有麻风病医院。
到了现代,麻风已经有了更好的治疗手段,但是放在古代,可能防比治更有条件实施。
防护的重要手段,就是口罩。
荆咕特意放出现代人戴着口罩的模样,以及医用口罩的实物。
结构非常简单,一看就会。
简单到古人开始怀疑:“这样的小布片真得能挡住可怕的麻风吗?”
有一种说法,就是口罩也是从华夏起源的,来源是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纪》里记载,大汗身边的侍从为了避免唾沫污染给皇帝的食物,都要以面纱或者绸布遮住口鼻。
这个说法不太严谨,算不上是医疗手段。但是护住口鼻,的确能防治疾病的传染,而且华夏古代也并非没有大夫意识到口鼻才是传染疾病的关键。
明朝时期,医学家万全的桌案上放着自己正在写的《万氏医书》,
()听到天幕这话(),他顿时找到了知己:可以用雄黄点入鼻窍?[((),阻隔疫病于口鼻之外。”
万全没有用口罩,但是在行医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呼吸传染的途径就是口鼻传播,采用的是传统的辟邪杀虫的雄黄。
明末时期,吴又可想起正在民间肆虐的鼠疫,跟自己的小徒弟讲起传道受业:“致病之源不止‘六淫’,还有杂气。各种疠气、邪气,都是杂气。气自口鼻入人体,传染疾病,祸害人命。”
治疗的鼠疫病人太多,吴又可同样意识到鼠疫可以通过口鼻呼吸传播,并且写出一本《瘟疫论》,被誉为华夏瘟疫学的鼻祖。
现代医学用口罩的雏形,是欧洲17世纪应对黑死病的鸟嘴面具。
天幕放出了后世的“瘟疫医生”,又或者叫“鸟嘴医生”。
那奇特的造型,黑帽子铁鸟嘴的头颅,吓得不少古人还以为是人身鸟头的妖怪。
天幕又放出单独的鸟嘴面具,那是中世纪时期的藏品,充满了时代的诡异风格。
特制的鸟嘴面具由金属制成,遮盖整个脸,头上有尖顶或者高顶大檐帽,眼部有镜片,鸟喙里塞满用来防毒的香料。
在瘟疫横行时期,瘟疫医生除了鸟嘴面具,还会穿着皮鞋、长裤和长袍,可谓是从头防到脚。
再对比现代医生需要进手术室的蓝色无菌服,同样是从头防到脚。
。
到了近现代,面具开始朝着轻便发展。
1887年,法国医师福谷在治疗肺结核患者的过程中提出飞沫传染理论,要求佩戴纱布口罩,于是有了原始的现代纱布医用口罩;
1897年,德国医师费吕格用实验证明手术时候医护人员的唾沫飞溅会造成创口感染;
同一年,奥地利医师米库利兹·拉德凯倡议手术者使用口罩,以减少感染。
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加厚了口罩,将纱布从原来的两层增加到了六层,在还没有现代更高级的医学的年代,六层纱布口罩已经可以对传染疫病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清末东北大鼠疫中,负责的总医官伍连德坚持认为鼠疫不是腺鼠疫,而是肺鼠疫,可通过呼吸传染,人际传播是当时的主要渠道,所以他坚持开展大规模的隔离防疫,并且强制要求佩戴口罩。
但是依然有医护人员坚持不听,比如高傲的法国医生梅斯尼,不戴口罩不听指示,用生命为其他人做了一个反面案例,此后伍连德推广口罩就顺利多了。
。
玄烨听到清末鼠疫,心情沉重中,听到了法国医生的死讯,扯了扯嘴角:“这法国人难得做件好事,也算是为他们自己弥补过错。”
毕竟缺德事干多了,总得用生命为代价弥补弥补。
到20世纪50年代,医学界建立了整套无菌手术制度,口罩的设计越发科学,兼有过滤和偏向功能,由刷手、无菌衣帽、口罩、手套和无菌环境共同组成无菌手术室。
在医用口罩的基础上,各种
()工业口罩应运而生。比如现在大名鼎鼎的N95口罩,同时运用在医学和非医学领域。
在现代很多矿产与化工行业,比如煤矿工,陶瓷工,水泥工等,都需要用口罩遮挡口鼻,可以防尘,也可以避免一些由灰尘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放在古代可能材料不够透气,但是总比完全遮挡要好。
听到这里,有秦朝矿工家庭的妇人立刻积极地去找针线:“口罩这么有用?这可太好了!”
她的丈夫难得回家探亲,看到妻子忙碌起来,想要说什么,话还没说出了,“咳咳咳”的一阵猛咳。
妻子急忙去给丈夫端水喝,一杯水下肚后,丈夫才缓过来。
此时他的脸色已经咳的通红,看向妻子的眼里满是愧疚。
他沙哑着声音:“是为夫没用,让你操心了。”
“我今晚就做口罩试试!”妻子怜惜的轻轻抚着丈夫的背,帮他顺气,一边看着天幕上的口罩模样,思考着可行性。
“买药买不起,纱布咱自己可以纺织。”